植物根际促生菌在污染土壤修复中作用.docVIP

植物根际促生菌在污染土壤修复中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根际促生菌在污染土壤修复中作用

植物根际促生菌在污染土壤修复中作用    [摘 要] 本文叙述了根际促生菌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生理生态作用,菌根真菌对根际圈内重金属的吸收、屏障及螯合作用,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及根际圈真菌和细菌的联合修复作用等,同时对可能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是植物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论基础之一,并指出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 土壤修复 根际修复    0、引言    近年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已成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对根际促生菌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研究,较详细地描述了根际促生菌的含义及分类,综述了目前根际促生菌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作用。    1、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含义及主要分类    植物根际是指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受到影响的紧密环绕植物根的区域。这一概念首先于1904年由德国微生物学家Lorenz Hiltner采用,用以描述豆科植物根系与细菌的特殊关系。    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多而活跃,构成了根际特有的微生物区。根际微生物区系又主要以细菌为主,根据其对植物的作用,根际细菌主要分为有益(2%~5%)、有害(8%~15%)和中性(80%~90%)三类。    植物根际促生菌是指自由生活在土壤或附生于植物根际的一类可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的有益微生物。一般具有固氮、解磷、释钾、产生植物激素和分泌抗生素等能力或至少具有其中之一的能力。PGPR对土壤中有害病原微生物与非寄生性根际有害微生物都有生防作用,对植物吸收利用矿物质营养有促进作用,并可以产生有益于植物生长的代谢产物,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自1978年Burr等人首先在马铃薯上报导PGPR以来,国内外已发现包括荧光假单孢菌、芽孢杆菌、根瘤菌、沙雷氏属等20多个种属的根际微生物具有防病促生的潜能,其中报道最多的是假单胞菌属,其次为芽胞杆菌属、农杆菌属、埃文氏菌属、黄杆菌属、巴斯德氏菌属、沙雷氏菌和肠杆菌等。    2、土壤污染来源和修复方法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事件时有发生,给生态平衡带来明显的和潜在的公共危害,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根据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可将污染土壤划分为无机物污染土壤、有机物污染土壤、放射性污染土壤以及复合污染土壤等类型。多数污染土壤以重金属为主,局部地方以金属-有机废弃物的形式出现。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很多,如工厂固体废弃物、污泥、大气沉降物、农用化肥等。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按照操作地点可分为原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和异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按作用对象的性质成分分成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综合起来,污染土壤的传统治理方法有:卫生填埋或高温热处理、客土法、淋洗法、化学改良等等,这些修复方法缺点较多,如工程量大,成本高,改变土壤性质,产生二次污染等。而现在生物修复,特别是新兴的植物修复,效果好,成本低,还效应高。例如治理成本比较(治理12英亩铅污染土地):挖掘需要12,000,000美元;客土法(soil cap)需要 600,000美元;淋洗法需要6,300,000美元;植物萃取需要200,000美元。显然植物萃取法最经济。    3、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污染土壤的修复功能    3.1植物根际促生菌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及机理    细菌是根际圈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微生物,其个体虽小,但却是最活跃的生物因素,在有机物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根际圈内细菌有3种存在方式,一是能与植物根系共生的如根瘤菌等细菌;二是生长于根面的细菌;三是根系周围的细菌。由于根的分泌活动及其残体的脱落,使得根际圈内细菌旺盛的生命活动显著高于根际圈外的细菌。细菌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能力。Robinson等[11]利用从新西兰牧草地苜蓿及黑麦草根际圈内分离出的根尖lux标记的荧光假单孢菌、豌豆根瘤菌及根际圈假单孢菌进行不同Cd浓度的分批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6.5时,荧光假单孢菌的生物富集系数(细菌生物量与溶液中重金属浓度之比)平均为231,吸附的Cd最大浓度高达1000mg?kg-1以上;pH对细菌吸附Cd的影响显著。随着pH的降低,生物富集系数也随之降低,这是因为细菌螯合重金属的有机配位体螯合化合物的稳定性降低;假单孢菌对Cd的富集量显著高于豌豆根瘤菌和荧光假单孢菌对Cd的富集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有机体表面积不同。以上试验说明,细菌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很强,吸附能力的大小因细菌种类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