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绿豆》编制说明
GB/T 10462《绿豆》标准是1989年制定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适应绿豆的收购、储藏、加工和贸易的需要,满足市场需求,迫切需要对本标准进行修订。
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GB/T 10462-1989《绿豆》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项目,项目编号T-449。本标准的修订是根据国家粮食局国粮发(2003)69号文件的要求,由西安市粮油质量检验中心起草的。
在标准修订过程中,我们查阅了美国绿豆标准,参考了NY/T 598-2002《食用绿豆》标准,收集了陕西、安徽、吉林、山西、云南、河北等国内主要绿豆产地的样品,对绿豆生产的农户、收储、出口及绿豆食品的加工等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相关企业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对绿豆主要质量指标进行了检验分析和数据整理,综合原标准的有关内容,做了合理的修订与补充。
编写规则
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范性技术要素是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
修改的内容
3.1 范围
将原标准的“本标准规定了绿豆的分类、质量指标、名词术语、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绿豆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
原标准的适用范围为“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绿豆”。由于目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取消了计划调拨,出口质量标准也由双方合同约定,因此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绿豆”。
将原标准中“不适用于绿豆中的名贵品种”修改为“不适用于本标准分类规定以外的特殊品种绿豆”。
3.2 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各术语的英文。
修改了纯粮率、不完善粒、生芽粒、杂质和色泽气味的定义。将霉变粒改为生霉粒,定义也相应地将原标准中“粒面生霉变色的颗粒”修改为“粒面生霉的颗粒”。
分类
将原标准中按种皮颜色分类修订为按种皮的颜色和光泽分类;增加了毛绿豆类别,将原灰绿豆并入毛绿豆;将原分类的表述方法“占95%及以上”,修改为“不低于95%”。
绿豆按光泽分类可分为有光泽和无光泽两类,即明绿豆和毛绿豆,在明绿豆和毛绿豆中又存在种皮颜色的差异。原分类标准中将无光泽的灰绿豆归为一类,但无光泽的绿色和深绿色的绿豆未列入其中。因此我们在修订中增加了毛绿豆的类别,将原标准的灰绿豆并入毛绿豆,表述为“种皮为绿色、灰绿色、深绿色、无光泽的绿豆不低于95%”。其他不变,仍分为四类。
质量要求
从我们调查和检测分析的数据来看,定等指标及其他指标的设置是适宜的,因此,我们在此只增加了等外级,其他指标未做改动。
删除原标准5.2的内容“各类绿豆以二等为计价标准”。绿豆属小粮种,早已退出国家大量收购,因此本条款的规定无意义。
删除5.3“用作蔬菜的绿豆,发芽率不低于90%”。主要考虑到国家标准不宜规定过细,对专门用途的绿豆,可以采用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不再做具体规定,其他用途如绿豆制品(粉条、粉丝等)也不在本标准中规定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
检验方法
绿豆的硬实粒是较特殊的一种不完善粒,无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原标准中对硬实粒的检验只在本条款中提及,不够具体。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按检验方法标准进行了规范,具体规定了仪器和用具、操作方法、计算方法和结果的表示等,并将该部分从本条款中删除,将绿豆硬实粒的检验方法作为规范性附录A。
删除原标准中6.7和6.8条款:发芽率试验及卫生项目测定。
检验规则
原标准中无检验规则,我们在修订时规定了检验批的定义及判定规则。
标签标识
原标准中未规定标签标识,在修订时增加了有关标签标识的内容,明确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和月份。
包装、储存和运输
原标准此条款较笼统,修改时分别对包装、储存和运输的条件及注意事项做了明确规定。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批准茶叶籽油、盐藻及提取物、鱼油及提取物、甘油二酯油、地龙蛋白、乳矿物盐、牛.doc
- 贵州省地方标准《绿宝石(绿茶)加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 2015年上半年宁德网箱养殖大黄鱼主要病害调查.doc
- 2015全球生猪养殖及加工企业排名汇总.doc
- 贵州省地方标准《湄潭翠芽茶》编制说明.doc
- 关于批准金花茶、显脉旋覆花(小黑药)、诺丽果浆、酵母β-葡聚糖、雪莲培养物等5种物品.doc
- 《菜品金字塔与高物价时代的采购成本控制》.doc
- 关于批准蔗糖聚酯、玉米低聚肽粉、磷脂酰丝氨酸等3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10年.doc
- 2016年上海市食品相关产品-铝制品安全评价实施通则-空白.pdf
- 贵州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登记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