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蜡梅叶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研究.docVIP

柳叶蜡梅叶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叶蜡梅叶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柳叶蜡梅叶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 为寻找柳叶蜡梅 Chimonanthus salicifoliu 叶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对其氯仿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通过正相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9-epi-blumenol C(1),blumenol C(2),(+)-去氢催吐萝芙叶醇(3),(+)-催吐萝芙叶醇(4),robinlin(5),(-)-黑麦交酯(6),异秦皮定(7),东莨菪素(8),6, 7-二甲氧基香豆素(9),6, 7, 8-三甲氧基香豆素(10), β-谷甾酮(11), β-谷甾醇(12)。其中化合物1~6为蜡梅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到的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分离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11和12为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关键词] 柳叶蜡梅;降倍半萜;香豆素;甾体   [收稿日期] 2013-04-30   [基金项目]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12C12014-1);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ZA0135);浙江省丽水市科技局重点研究项目(2012JXKP018)   [通信作者] *程科军,Tel:(0578) 2173070,E-mail:chengkejun@;*俞培忠,Tel:(021)E-mail:pzyu@ 柳叶蜡梅 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 Hu为蜡梅科蜡梅属半常绿灌木,是中国特有属、种,主要产于安徽、江西、浙江[1]。又名食凉茶、伤风草、茅山茶、香风茶、黄金茶等[2]。畲族民间主要用于治疗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肚痛、肚胀、腹泻,或伤食所致的消化不良、腹部胀痛和小儿疳积等症[3],还用于防治感冒和流行性感冒[4]。柳叶蜡梅在现代药理研究中具有止泻、抑菌、抗炎、抗病毒等作用,其提取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有抑制作用[2, 5]。对柳叶蜡梅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以挥发油(烯烃类,醇类和单萜、倍半萜类)为主[6-7],其叶中还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蒽醌类等成分[6, 8-9]。   本项目组前期进行的药理测试表明,柳叶蜡梅叶乙醇总提物的氯仿部位对多种肿瘤细胞显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人肺癌细胞H1299的抑制活性较好,MTT法测定其IC50(作用时间为48 h)分别为56.5,27.9 mg·L-1。为此,作者对该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到了12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6为蜡梅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到的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分离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10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化合物11,12为甾体类化合物,化合物7,11,12为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1 材料   Varian Mercury Plus 400核磁共振测试仪,AVANCE III 500核磁共振仪,Agilent 1100 Series LC/MSD G194-6d型质谱仪,Finnigan MAT-95型质谱仪,SGW X-4显微熔点仪(温度计未校正),JASCO日本分光P-1020旋光仪,硅胶(300~400目)上海上邦实业有限公司,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柳叶蜡梅叶2011年7月采于浙江省丽水市柳叶蜡梅GAP种植基地,经丽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李建良副主任中药师鉴定为柳叶蜡梅 C. salicifolius 的干燥叶,标本保存于复旦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2 提取与分离   柳叶蜡梅干燥叶5 kg经粉碎后,95%乙醇渗漉提取6次,每次12 h,合并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基本无醇味。加入适量水,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各萃取3次,浓缩后得石油醚部分(50 g),氯仿部分(20 g),乙酸乙酯部分(4 g),正丁醇部分(5 g)。氯仿部分(20 g)硅胶柱色谱粗分,经石油醚-丙酮(100∶1~0∶1)梯度洗脱,共得到10个流分FrA~FrJ,对第5流分FrE(2.8 g)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丙酮(6∶1~1∶1)梯度洗脱,得到7个流分FrE1~FrE7,FrE1硅胶柱色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40∶1)洗脱,得化合物11(10.2 mg),12(20.5 mg),FrE3硅胶柱色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1)洗脱,得化合物9(43.3 mg),10(31.5 mg),FrE5硅胶柱色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3∶1)洗脱,得化合物1(1.2 mg),2(7.1 mg),3(19.2 mg),6(3.4 mg);对第7流分FrG(3.3 g)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经二氯甲烷-丙酮(1∶0~1∶1)梯度洗脱,得到14个流分FrG1~FrG14,FrG4硅胶柱色谱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