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双重性格反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双重性格反思

民族双重性格反思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课文。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通常的理解是“反战”。如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就认为这篇小说“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教学参考书》附录的《世界短篇小说名篇导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也认为“小说通过主人公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反映了被迫充当炮灰的德国青年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小说同时也对纳粹德国对青年一代的欺骗教育进行了批判,从而揭示出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所在”。对小说主题的这种理解,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把小说的主题单纯地限定在“反战”的范围内,则又会使解读仅仅停留在作品的表层,从而失去对小说深刻性的把握。   小说发生的场景是一所文科中学。主人公“我”原是这所学校八年级的学生,三个月前上了前线,由于受伤,被送回到作为临时战地医院的母校。作品着力描写的是“我”在被送往“手术室”途中对学校环境的见闻、回忆和辨认。作品向我们描述的学校环境布置有德国画家费尔巴哈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的绘画作品《美狄亚》、古希腊雕塑《挑刺的少年》的照片、古希腊雅典娜女神庙庙柱中楣的石膏复制品、希腊重甲胄武士雕像、赫耳墨斯圆柱复制品、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的脸像、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等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的胸像复制品。作者之所以要反复描写这些环境布置。并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这是一所文科中学,是“我”的母校,而是另有深意。我们知道,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曾在戏剧、雕塑、哲学等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直到今天,人们还可以从中找到衡量事物的标准和思想的源泉。这些艺术成就,自然也深深地影响了德国,使这个民族有着追求艺术和美的历史传统。小说中写到国家“明文规定”把这些艺术品当做一所“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就是很好的证明。同时,她自身也在文化与智慧方面对全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孕育出许多科学大师和文化巨人,如发明活版印刷的古腾堡,为牛顿万有引力奠定基础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终身从事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诗人兼思想家海涅、歌德,剧作家兼诗人席勒,哲学家康德、费希尔、黑格尔、谢林和费尔巴哈,音乐作曲家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李斯特和瓦格纳,等等。可以说,这所摆满了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作品的文科中学,象征着德国民族性格中唯美和“向善”的一面,也浓缩着德国的高度文明和先进文化。   而与这些崇高的艺术和精神同时存在并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这个国家无处不在的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教育。同样是这所文科中学,墙上又挂着从大选帝侯到希特勒的画像,使普鲁士从一个小王国变成一个欧洲强国的老弗里茨的画像,鼓吹“超人哲学”的尼采的画像,代表日耳曼民族纯正血统的人种脸谱像,曾沦为德国殖民地的非洲西部国家多哥的风景画,此外还有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一切,又折射出这个国家殖民和扩张的野心,昭示着这个民族性格中丑陋和“为恶”的趋向。在德国历史上,特别是在近代工业化的过程中。德意志民族一直受着普鲁士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传统的熏陶,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军事实力的膨胀,德意志“种族优越论”“大德意志主义”在德国甚嚣尘上。这些非理性思想不仅毒化了德国人民的良知和理智,而且被野心勃勃的霸权主义者所利用。逐渐发展成为对外谋求扩张的依据。因此,德国的历代统治者,从古代条顿族首领,到跻身欧洲强国的腓特烈大帝,再到一统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直到臭名昭著的纳粹头子希特勒,在“爱国”的幌子下,无一不怯懦狠毒,背信弃义,野心勃勃,妄想征服全世界。   从历史上看,德国人性格中这种“向善”的一面和“为恶”的趋向总是奇妙地交织组合在一起,因而其内心经常处于分裂状态,容易变得头脑狂热、性格扭曲,使这个国家的思想精神总是与权力政治相脱节,当国家强盛的时候,思想精神总是遭到涂炭,反之,思想精神就得到发扬,其结果却往往是导致灾难和悲剧的发生。仅以20世纪上半叶为例,一个有着崇高的艺术和精神追求的民族,在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狂潮中,对外一心谋求扩张、争霸世界,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几千万人死于战火。数千年的文明近乎毁灭,给人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对内盲目奉行日耳曼民族纯正血统论,甚至委身于纳粹党人的统治,对欧洲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政策,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战争不仅给其他国家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也给德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小说的背景是“烧成一片火海”的城市,火光冲天,黑烟笼罩,炮声轰鸣。传授人文知识的文科中学,变成了临时战地医院。接收着从战场上送下来的死人和伤员;接受艺术熏陶的美术教室,改成了简易手术室,“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