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花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桂花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桂花果实醇提溶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并鉴定了23个化合物,分别为尼克酰胺(1),D-阿洛醇(2),5-羟甲基-2-呋喃甲醛(3),乙酰氧基齐墩果酸(4),苯甲酸(5),麦角甾-7,22-二烯-3-酮(6),β-谷甾醇(7),borreriagenin(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9),C-veratroylglycol(10),甲基-2-O-β-吡喃葡糖基苯甲酸(11),3′,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2),7-羟基香豆素(13),咖啡酸甲酯(14),齐墩果酸(15),(-)-襄五脂素(16),莳萝油脑(17),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18),2α-羟基齐墩果酸(19),桦木酸(20),白桦脂醇(21),3,3′-Bisdemethylpinoresinol(22),羽扇豆醇(23)。所有化合物在桂花果实中均为首次分离;除化合物4,7,15,19,23外,其余化合物在此种植物中为首次分离。
[关键词]桂花果实;提取;分离;结构鉴定
[收稿日期]2013-08-22
[基金项目]安徽新华学院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建设项目(zdfcx201103)
[通信作者]*张国升,教授,TelE-mail:1142076361@
[作者简介]尹伟,讲师,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研究,E-mail:306044634@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为木犀科Oleaceae木犀属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部,其果实呈长卵形或椭圆形状、长1.5~2.0 cm,直径0.7~0.9 cm;表面棕色或紫棕色,有隆起的不规则肉状皱纹,基部有果柄痕,有时可见细果柄及皿状宿萼。《本草纲目》记载:桂花籽,味甘、辛,性温,能暖胃、益胃、驱寒。同时亦有研究报道桂花具有疏肝理气、祛痰止咳和顺肺开胃的功效[1]。目前,对桂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桂花精油方面,而其他成分的报道较少[2],对桂花果实的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为寻找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完善木犀科植物的药用价值,同时为综合利用桂花资源及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本文对桂花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材料
熔点由四川大学科学仪器厂生产的XTC-1型显微熔点仪测定;质谱由英国Micromass公司产VG Auto-Spec-3000质谱仪测定;1H,13C-NMR用Bruker DRX-500 MHz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定,TMS为内标;制备型MPLC仪器为Büchi公司生产( Büchifraction collector C-660,Büchi pump module C-605 and manager C-615);HPLC为Agilent 1100,Zorbax SB-C-18 column(4.6 mm×150 mm,5 μm);Sephadex LH-20为瑞士AmershanBiosciences公司生产;柱色谱硅胶和GF254TLC预制板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显色方法为254,365 nm荧光、10%硫酸乙醇溶液和硫酸香草醛溶液处理后加热显色、硫酸铜丙酮显色及碘蒸气显色。
桂花O. fragrans,采自安徽新华学院校内,由安徽新华学院刘金旗教授鉴定。
2提取与分离
干燥桂花果实(约4.0 kg)用95%乙醇(5×8 L)提取,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水悬浮,分别用石油醚(5×4 L)、乙酸乙酯(5×4 L)和正丁醇(5×4 L)依次萃取,减压浓缩得浸膏(石油醚部分)25.2 g、(乙酸乙酯部分)18.2 g和(正丁醇部分)163.5 g。乙酸乙酯部分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10∶0,98∶2,95∶5,90∶10,80∶20,50∶50),得6个部分(A~F)。
组分B(氯仿-甲醇 98∶2洗脱部分),减压浓缩得深黄色的油状物,经多次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丙酮 9∶1~6∶4,石油醚-乙酸乙酯 8∶2~5∶5),最后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纯化(氯仿-甲醇 1∶1),最终得到化合物1(7.7 mg),3(8.9 mg),5(10.3 mg),21(9.6 mg)。
将组分C经反相硅胶柱色谱分为C1和C2 2个亚组分,C1经凝胶柱(氯仿-甲醇 1∶1)纯化和硅胶色谱柱(石油醚-丙酮 8∶2~4∶6)得到化合物2(12.6 mg),4(13.3 mg),8(9.7 mg),16(10.9 mg),22(11.4 mg)。
C2经中压制备(MPLC)(40%~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