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docVIP

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03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103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均顺利完成,随访9~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总有效率96.1%,优良率86.4%,随访期间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是一项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臭氧注射      自1934年Mixter和Barr首次报告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技术等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间,应用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3例,男62例,女41例。年龄18~65岁,平均48岁。病变节段:L(P0.05)34 8例,L(P0.05)45 57例,L5S1 38例。病程3个月~3年5个月,平均1年3个月。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一侧下肢根性疼痛,75例伴有麻木,疼痛及麻木位于大腿前方8例,大腿后外侧32例,小腿内侧25例,小腿后外侧及足背部32例。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8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86例。膝反射减弱或消失32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56例。股四头肌力减弱7例,胫前肌力减弱39例,腓骨长短肌力减弱30例。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管造影及CTM检查证实责任椎间隙,并与临床表现相一致。   1.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以症状较另一侧为穿刺侧,L(P0.05)34,L(P0.05)45皮肤进针点以后正中线旁开10 cm,与躯干正中央状面成45°~60°夹角为进针点,用1%利多卡因10 ml行穿刺路径局麻,用尖刀行4 mm皮肤小切口,将直径1.2 mm长25 cm带芯无针座套管针穿刺,在C臂X线机透视下,从腰部肌群后进入病变椎间盘内,经透视证实针尖位于椎间盘后1/3中央部。拔出针芯,从小到大将扩张套管旋转逐一套入椎间盘内,最后将一直径5.6 mm的工作套管套入椎间盘内,固定工作套管,将所有扩张器全部拔出,建立好工作通道。沿工作通道置入环锯,在透视下切割纤维环及髓核组织,再用髓核钳进入间盘内反复钳取或钳碎髓核组织,再用自控或髓核切吸仪进行切割抽吸,同时用生理盐水1000 ml冲洗椎间盘内,探查间盘内空虚后切吸结束。将带钢丝硬膜外管自工作套管置入椎间盘内,缝合固定硬外管,抽出钢丝,抽取臭氧发生器(意大利Multlossigen 公司生产的Model 991 R型)中产生的浓度为50 μg/ml的臭氧40 ml,自硬膜外导管缓慢注入椎间盘内,1次/d,连续3 d,后拔除硬外管。对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根据两髂骨翼最高点连线与L5S1椎间隙之垂直距离及骶角的大小确定进针方法。如垂直距离4 cm,腰骶角25°的患者,采用一侧髂骨钻孔法,其余者采用双角度进针法[1]。在穿刺过程中如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应停止进针,并重新调整进针方向。   1.3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3 d并常规应用抗生素。3 d后在腰围保护下活动,并行腰背肌力量练习,3个月内避免弯腰动作,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以后每6个月一次,并在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良: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偶有疼痛,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可:症状体征有改善,仍有疼痛,不能从事繁重工作和活动;差:症状体征无改善,仍有神经根受压表现,不能从事工作。      2 结果      手术时间35~75 min ,平均45 min,术中吸出髓核组织1.2~4.1 g,平均2.7g。住院天数5~10 d,平均6.5 d。随访9~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神经根损伤,伤口及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疗效:优61例,良28例,可9例,差5例,总有效率96.1%,优良率86.4%,随访期间无复发。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数患者可经过非手术治疗而达到治愈,仅有10%~18%的患者因保守治疗无效需行外科手术治疗。标准的椎间盘切除被公认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技术,但这种常规的手术方式仍存在创伤较大,手术并发症相对较高的缺点。Spangfolt复习了2504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