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楠木不同方式造林早期效果研究
楠木不同方式造林早期效果研究
摘要:采用了1年生苗当年造林和2年生苗第二年造林与1年生苗当年在杉木幼林下三种方式造林和不同密度造林,结果表明:5年的造林保存率、树高、胸径、蓄积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在杉木幼林下造林的最大,保存率95.6%、胸径5.37 cm、树高4.57 m、蓄积量13.31 m3hm2、树冠体积2.42 m3。三种方式造林的优势木比平均木的胸径分别提高28.0%、8.6%、13.0%,树高分别提高17.2%、5.5%、8.8%,通过抚育管理可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从杉木幼林下造林的优势木胸径小于纯林而树高大于纯林,可以看出该混交林分的密度已过大,需要进行间伐才能保证林木正常生长。不同造林密度的5年生楠木林保存率相差不大,而树高、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差异较大,以2 425株hm2密度的胸径和树高最大,分别达5.3 cm、4.3 m、12.0098 m3hm2,说明楠木的合理造林密度大约是2 425株hm2。
关键词:楠木;造林;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5
1引言
楠木(Phoebe bournei),又名闽楠,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中国的特产树种[1,2]。其木材坚硬,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多用于造船和宫殿。楠木木材价格昂贵,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珍贵阔叶用材树种[3],结合现阶段福建省大力推广珍贵用材树种造林,为促进楠木的丰产和林农造林积极性,笔者对楠木进行不同方式造林,以探讨一种适宜林农种植的栽培模式,为今后推广提供指导。
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的厝后缓坡,位于东经118°14′30″~118°14′36″,北纬26°12′32″~26°12′40″,海拔105~120 m,坡向东南,坡度12°~1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9℃,1月份平均气温9.7℃,7月份平均气温26.5℃,年平均降水量1 580 mm,年蒸发量1 380 mm,年相对温度83%,无霜期299~332 d。土壤为红壤,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立地类型Ⅱ类。面积6 hm2。
3研究方法
3.1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一是不同方式造林按株行距1.8 m×2.3 m,造林密度2 425株hm2,设三个处理,分别为楠木1年生苗当年造林和2年生苗第二年造林与1年生苗当年在杉木幼林下造林,每个处理重复三次。二是不同密度1年生苗当年造林,按2 075株hm2、2 425株hm2、3 075株hm2、3 700株hm2设四个处理,株行距分别是2.1 m×2.3 m、1.8 m×2.3 m、1.8 m×1.8 m、1.5 m×1.8 m,每个处理重复三次。每个处理面积400 m2[4],共设21个标准地。
3.2试验安排
3.2.1试验材料
楠木1年生实生苗的规格是苗高40 cm、地径0.3 cm,2年生实生苗的规格是苗高90~130 cm、地径0.6 cm。套种的杉木幼林密度2 075株hm2[5]。
3.2.2种植管理
1年生苗种植于2009年11月对造林地全面锄净芒萁、杂草,并按试验设计的株行距挖明穴60 cm×40 cm×40 cm,然后回表土,于2010年2月种植。2年生苗种植于2010年11月对造林地全面锄净芒萁、杂草,并按试验设计的株行距挖明穴60 cm×40 cm×40 cm,然后回表土,于2011年2月种植[6]。种植当年和第二年5月各施肥一次,施肥量分别为0.05 kg穴和0.1 kg穴。
3.3调查方法
造林当年对标准地进行调查,全面调查林木树高、抽稍高、地径和成活率,并于2014年12月全面调查标准地的林木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和株数,计算单位面积蓄积量,单株材积按福建省林木二元材积公式计算:V=01.882161*H1.009317[6]。
4结果与分析
4.1不同方式造林的当年生长情况
三种不同方式造林当年的生长调查,样地造林密度均为96株,其生长情况见表1。杉木幼林下造林的成活率和地径生长都最大,而且三种方式造林的造林成活率均超过95%,2年生苗第二年造林的高生长最大,而且三种方式造林的树高净增量均超过46 cm。经方差分析FN=1.7,Fh=2.98,Fd=0.1,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
4.2不同方式造林5年的生长情况
三种不同方式造林5年的生长调查情况见表2。
表1不同方式造林当年的生长调查结果
处理1组成活率%树高增量cm地径增量cm2组成活率%树高增量cm地径增量cm3组成活率%树高增量cm地径增量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