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易安词中梅花意象.docVIP

浅议易安词中梅花意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易安词中梅花意象

浅议易安词中梅花意象   摘 要:用“梅花”这个意象来表现词人某些微妙的情绪、情感,并非是李清照首创。在她之前,许多词作大家就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梅的各种形态,寄寓各自不同的情感与志向。但李清照作为宋词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梅在她的笔下,更能显现出与别人不同的味道。本文从梅的意象出发,探究易安词中梅的独特风味。   关键词:梅 李清照 意象 情感      一、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父亲李格非,字文叔,是当时著名学者,“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亦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文化气息如此浓厚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李清照早在少女时代就已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才华。她精通音乐,擅长书法、绘画,并以词的成就最高。李调元在他的《雨村诗话》中评价她:“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亦参片玉之班。盖不徒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二、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      “花”是李清照词的主要意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李清照集校注》中共收入她的词60首(包括存疑之作)。在这些词中,除了少数几首之外,都写到了“花”的意象,而在所有的“花”中,写梅的次数最多,仅咏梅词就有7首。它们是《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滞人娇》(玉瘦香浓)、《满庭芳》(小阁藏春)、《临江仙》(云窗雾阁春迟)、《清平乐》(年年雪里)。涉及梅花意象的有15首。两者合起来竟有22首之多,占其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还多!可见词人对梅的喜爱有多么深。更可贵的是,这些词散布于她人生的各个阶段,记录了词人不同时期不同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这些词是她生命的见证。因此,研究她的梅花词及梅花内涵,对更好地了解词人情感变化历程,帮助我们走近词人具有重要意义。   用梅花这个意象来表现词人某些微妙的情绪、情感,并非是李清照首创。在她之前,许多词作大家就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梅的各种形态,寄寓各自不同的情感与志向,如晏几道、王安石、周邦彦、苏轼等词坛前辈都有咏梅佳作传世。因此,当时人面对这些题材时,总是瞻前顾后,唯恐落入俗套:“咏物诗最难,而梅尤不易。”(《静志居诗话》)然而李清照则不然,在她笔下俨然开放着千枝万朵梅花,它们一起构成了万物复苏的春天。本文将通过分析“梅”的意象内涵来鉴赏她的梅花词。   1.梅花的脱俗高洁、凌寒不屈的贞士情操   梅花因开放在冬末春初春寒料峭之时,有耐寒傲雪之本性,所以常被用来象征人脱俗高洁、凌寒不屈的品格。南朝鲍照的《梅花落》中梅就是一位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士,而卢梅坡的《雪梅》中梅花则是一位凌雪傲寒的风骨志士。   在李清照的笔下,梅花这种贞士情操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渔家傲》、《满庭芳》这两首词中。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是词人南渡前的词作,清新明快,活泼自然,处处涌动着青春的喜悦。冬天尚未离去,窗外的积雪仍在,但词人却已知晓春天就要来了,因为那凌寒开放、缀满枝头的梅花早已报告了这个好消息。词人仅仅用了两句话,14个字就生动形象地把梅花这位春的使者的欺霜傲雪、凌寒不屈的品格给刻画了出来。“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词人把梅花比作待字闺中的娇柔妩媚的少女,比作刚出浴、一尘不染的美人,这都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超凡脱俗的品格。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8239;   这首词写于赵明诚外地做官、与词人两地分居之时,是首相思怀人之作。在词中,词人将相思与咏梅相结合,托物喻人,寄予遥深。特别是末句“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难以表达的是,在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俊俏风流;更是刻画了一个在饱经雨打风吹、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不屈不挠的志士形象。   我们知晓了这些还不够,还应该看到在词人的笔下,梅花已不单单是个超凡脱俗、凌寒不屈的贞士形象,她的梅还象征着词人自己。因为她的心、她的情、她的品格、她的生命早已与梅花融为一体,清新自然,毫无刻意雕琢之迹,因此,当我们读到“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时,想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位面如梅花般红润,肤如白雪样酥滑的青春少女,联想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