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石与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作用.docVIP

浅谈山石与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山石与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作用

浅谈山石与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作用   摘 要:在进行植物与山石配置景观时,需要依据山石自身特征及其周边环境,精心选择与之搭配的植物种类,合理进行植物配置,使整体景观优美、自然。植物的枝、干、冠决定了各自的形态特征;山石的褶皱、颜色决定了它的姿态和用法。在设计前,先要了解山石和植物的形状特征以及各部分的关系,了解它们的外轮廓形状,进而合理配置。   关键词:山石;植物;配置;作用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84   1 植物与山石配置的历史传承   我国古典园林著作中有不少选石、相石、叠石、置石,乃至植物配置的理论。宋代《云林石谱》和明代的《素园石谱》全面记述了古典园林中石材的类型及使用特点;明代《园冶》主张掇山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清代《闲情偶寄》、《林泉高致》以及《梓室余墨》也都为园林造景中造山取景的手法和创造提供了审美指南。明代画家文震亨的《长物志》中提出了构造布局应体现自然美与生活美的融合,景观山石与植物配置讲究艺术取舍与概括。   2 山石与植物配置的景观类型   2.1 单体山石与植物配置   独立景石与植物配置景观:独立景石多为主景,常以常绿植物为背景,四周用植物配置突出景石造型特点。景石旁配以翠竹、松柏与之相偎依,或种植海棠、连翘等观花植物与之相映成趣,底层再配以自然飘逸的花草,整体构图和谐,宛如1幅立体图画。散点山石与植物配置景观:散点山石多见于园路旁、门的2侧、草地、小山坡、水池驳岸等处,山石多按艺术法则搭配组合在一起,以“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聚有散,若断若续,一脉既毕,余脉又起”的布局形式,营造散点山石与植物的组合景观。散点山石与植物的配置多以植物?橹骶埃?山石为配景,突出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或山石与植物相得益彰,互为衬托。   2.2 假山与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假山通常分为2类即石土假山和山石假山。植物有与之相应的配置方法。石土相叠与植物配置:这种假山或以石为基础,回填种植土层;或土石相间,垒成高台沟壑。适宜配置高大的落叶树与低矮的常绿树相互错落种植,林下植以善竹花草,适当掩住山下的叠石地岸,各类植物负势竞茂,互相轩邈,令人目不暇接。或是山顶覆以薄土,山隙中长有粗大古树,绿荫覆盖,避免了石块的单调色彩;又可石壁与洞用石,山顶、山后覆以厚土,种植林木翠竹相互映衬,宛如真山。山石堆砌与植物配置:这种假山全部用石,体形较小,既可下洞上亭,亦可下洞上台,或如屏如峰置于庭院内、走廊旁,或依墙而建,兼作登楼蹬道。   3 园林应用中山石与植物的关系   山石、假山和植物相互衬托,相互制约,又协调统一,配置得法会大大提升整体景观效果,营造园林氛围,体现园林主题。   3.1 山石为主、植物为辅――主次分明、动静合宜   人们常以独石而立或组石而卧为码石、置石手法,在景区、庭院入口或庭院中心等视线集中的地方配置体量硕大的山石,起到点景作用。山石的背景和前景选用与山石色彩、形状、纹理相互衬托的植物,形成主次分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园林景观。这样以山石为主、植物为辅的组合手法使主体明显突出,衬景点缀有法,经常在园林中起到框景、对景、障景的作用,功能上起到划分空间主次,丰富观赏效果的作用。现代园林中通常选择常绿乔木与宿根花卉相结合层叠疏密地栽植在景石周围,恰当地辅助了景石的点景作用,所使用的石材种类通常是太湖石、黄石、水冲石、青石等为主。这类山石植物造景通常在假山的半山腰或山脚下预留种植池栽植植物,起点缀作用。   3.2 植物为主、山石为辅――自然野趣、天然质朴   以植物群落为主体,搭配适当的景石和假山,充分展现自然生态的景观,这种配置中山石都是仿自然要素中的一种形式。这样的配置通常在绿地和树丛边缘、道路转角及2旁、建筑物前以及栏杆周边,运用常绿乔灌木和花卉以自然式混合栽植形成花境,再配以景石的搭配,使得整体景观更为协调更加亲近自然。   3.3 山石植物、配置有法――因地制宜、法无定式   山石与植物在配置时要遵循2个原则:山石宜就地取材,配置形式上因地制宜,师法自然。还要充分体现地域环境特点,形成本地园林景观的自身特色;配置形式要多种多样,要根据山石的形状、色泽、体量与植物的形态、体量来进行配置,形成不同的山石植物景观。   4 植物品种在植物与山石配置中的应用特点   园林景观中的景石和假山通常以展现石材的形态和质地为主,因此,不宜过多地搭配植物,通常搭配体量上、形态上富于变化的小型乔灌木。   4.1 适合在山石假山上配置的植物   北方园林中的植物与景石配置多选择油松、白皮松、紫薇、迎春、沙地柏、五叶地锦等植物,努力塑造景观简洁自然,充满野趣,山水协调的地域景观。根据绿地性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