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人看食品事-2011年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
自2005年开始,由食品伙伴网主办的《食品人看食品事-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评选活动,在食品论坛网友及行业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已成功举办7届。活动的主旨依然秉承汇聚行业热点,觉察行业动向,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关注,鞭策行业不断前行。 2011年已悄然远去,在过去的一年中,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由食品伙伴网主办的“2011年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评选活动,在食品行业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成功进行。本次活动首先由食品论坛的热心网友提出候选词汇,经过整理初步筛选出25个候选词汇,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共有1070位经过审核认证的食品论坛注册网友参与投票(见/thread-499896-1-1.html),评选出了食品行业人员眼中的2011年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
食品论坛的网友主要是食品技术人员,网友们的投票反映了技术人员对行业大事的关注焦点。我们对这十大热门词汇所涉及的事件和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并邀请网友从食品技术人员的视角对其加以点评,以此对2011年食品行业的发展作一个概括和总结。
本次评选出的热门词汇,地沟油票数最高(备注:2010年也是地沟油得票最高),另外塑化剂、瘦肉精、染色馒头、黄曲霉毒素等几个有关食品行业的词汇也排名靠前。
2011年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按得票数由多到少依次如下:?
排序 热门词汇 关注度 1 地沟油 82.12% 2 塑化剂 80.06% 3 瘦肉精 65.26% 4 染色馒头 51.87% 5 黄曲霉毒素 47.00% 6 乳业新国标 42.51% 7 金黄色葡萄球菌 39.04% 8 抢盐风波 33.80% 9 味千拉面 32.12% 10 爆炸西瓜 27.06% 1、地沟油(877票,关注度82.12%)
事件回顾:
2011年3月底开始,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破获一起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捣毁6个制黑窝点,抓获嫌疑人32名,同时查获食用地沟油100吨。
就此,一个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6大环节于一体的地沟油生产销售“产业链”终于浮出水面,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全面证实。
2011年9月份,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部署开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早期征集到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由于特异性不强而被否,12月中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
知识链接: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
网友点评:
2011年,“地沟油”再次登上“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之首。
2010年,某学者提出“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随即引起广泛关注,尽管当时缺乏地沟油客观存在的确切证据,但依然登上当年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之首。时光流转,2011年,“地沟油”被最终证实客观存在,再次引发诸多话题和关注。
之前,有一种强有力的观点认为:地沟油只是一种传说。而2011年这个全新的发现,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不成熟的市场,食品安全的风险无处不在。监管机构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应对所有潜在的风险。
治理“地沟油”问题重点不在于检测标准,国际上也没有地沟油的通用检测方法,根治地沟油,关键在于监管与疏导。从餐厨垃圾的掏捞,到半成品的购销,再到加工成品使用领域,都应该有明确的监管和政策疏导。国外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也可借鉴,如日本,加强监管再配套高价收购政策,已经基本解决地沟油问题。
2、塑化剂(855票,关注度80.06%)
事件回顾:
2011年5月,台湾最大的“起云剂”供应商“昱伸公司”被证实生产含有塑化剂的“起云剂”以来, 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使台湾食品声誉在瞬间倒塌。
台湾检方表示,起云剂如用精制棕榈油调配后,可用于食品添加物,但精制棕榈油成本高,昱伸公司为降低成本,一直使用工业塑化剂(DEH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添加在起云剂内。昱伸公司销售这些不合规定起云剂长达30年,供应全台至少45家饮料、乳品制造商,甚至还包括健康食品的生物科技公司及药厂。甚至还有大陆、越南厂商。
12月10日,台湾地区法院以诈欺、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等罪,重判昱伸老板赖俊杰夫妻18年和16年徒刑,并判罚昱伸公司2400万(新台币)罚金。
知识链接:
塑化剂(英语:Plasticizer),或称增塑剂、可塑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