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青少年因迷恋网络引发犯罪问题
浅谈青少年因迷恋网络引发犯罪问题
摘 要:目前,网络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迅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青少年作为最活跃的网民,因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值得关注。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原因;对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种种便利,“会使用计算机上网”甚至已经成了一种生存技能。然而,网络的负面影响却也是让人头痛的问题。特别是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作为网民,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在遍布大小城市的网吧里,“正在双眼紧盯电脑屏幕的人”大多是26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或在聊天,或在上网玩游戏。网络带给了他们无限的乐趣,许多青少年甚至一天二十四小时沉溺在网吧里,沉溺于游戏当中。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也频频发生。这也正是网络给人们所带来的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来本院所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分析,也发现了一组可怕的数字:
2005年本院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刑事案件416件631人,其中犯罪嫌疑人为14岁到26岁的青少年的就有196件321人,约占受理案件总数的47%、受理总人数的51%。
2006年本院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刑事案件524件809人,其中犯罪嫌疑人为14岁到26岁的青少年的就有271件470人,约占受理案件总数的52%、受理总人数的58%。
2007年上半年来,本院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刑事案件241件395人,其中犯罪嫌疑人为14岁到26岁的青少年的就有152件272人,约占受理案件总数的63%、受理总人数的69%。
从以上三组数字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的数量是逐年上升的。而从这些案件所涉及的犯罪事实可以发现,多数青少年都或多或少受到网络的影响:有的为了上网的费用而去抢劫、盗窃;有的因受网络游戏的影响人格异化,以至于动不动用暴力解决问题,却也触犯了刑律;有的利用网络犯罪……
一、青少年因迷恋网络而发生犯罪的主要类型
通过对一些案件的分析和总结,青少年因迷恋网络而引发的犯罪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主要是侵财型犯罪。
2006年本院受理的案件中,14-26周岁的青少年涉嫌盗窃犯罪的有60件88人,占受理案件总数的11%,占该年龄阶段犯罪案件总数的22%;涉嫌抢劫犯罪的有47件108人,占受理案件总数的8%,占该年龄阶段犯罪案件总数的17%。2007年上半年,14-26周岁的青少年涉嫌盗窃犯罪的有35件55人,占受理案件总数的14%,占该年龄阶段犯罪案件总数的23%;涉嫌抢劫犯罪的有25件57人,占受理案件总数的10%,占该年龄阶段犯罪案件总数的16%。
通过这些数字,仅从盗窃和抢劫这两类犯罪来说,可见侵财型的犯罪比例较大,这主要是由一些青少年不劳而获的心理造成的。比如20岁的吴某某盗窃一案,吴某某曾先后三次到兰山区一小学教学楼内进行盗窃,共盗窃手机三部、现金1000余元。在此案承办人提审时,吴某某供述自己盗窃所得的赃款全部被用来到网吧上网了,而因其无正当工作,只好靠盗窃来赚上网的费用。又如16岁的刘某某涉嫌抢劫一案,刘某某在网吧上网时认识了一网名叫做“浪漫自由人”的男青年,在与“浪漫自由人”在聊天时,对方问:“想发财吧?”刘某某因年少无知而被对方吸引,随后于2006年6月8日伙同该男青年窜至罗庄区汤庄办事处西小车村至花埠岭村的土路上抢劫一辆摩托车。
(二)因沉迷网络导致的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利的犯罪和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
笔者对本院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受理的故意伤害案件进行了统计,发现2006年受理14-26周岁的青少年涉嫌故意伤害罪的有19件22人,而2007年仅上半年受理的此类案件就有12件14人,上升幅度为37%。在这些案件当中,有的青少年因长期沉迷网络,性格变态、人格异化,动辄伤害他人,无视他人身体健康,进而也引发了犯罪。
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渴望冒险挑战,特别是一些网络游戏以互相砍杀为主,充满着暴力、欺诈等内容,沉迷于游戏的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并将这些情绪带到现实生活当中,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不计后果,容易冲动。这也多易诱发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例如19岁的王某某涉嫌寻衅滋事一案。王某某在罗庄百亿度假村南一网吧内上网玩游戏时,因王某某让坐在其前面的另一上网青年当游戏中的“匪”,该青年不同意。王某某遂无故纠集10余名青年,将该青年殴打致轻伤。
(三)因网络诱发的青少年性犯罪。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以发布在网上,一些“网络红灯区”也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广泛传播和宣扬网络色情。只要你登陆因特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QE工作思路与规划.pptx
- 2024年(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docx
- 2024铁路工程投资控制系统操作手册.pdf VIP
- 临床诊断与治疗.ppt VIP
- 22 2024年香港华夏杯四年级竞赛初赛数学试卷.docx VIP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pdf VIP
- 王杰:腾讯游戏SRE在复杂异构业务中的云原生服务实践.pdf VIP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四川九河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宜宾市新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批第二次员工招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蒙德IMS-MF流伺服驱动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