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迪庆藏医精要临床治疗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迪庆藏医精要临床治疗特点

浅谈迪庆藏医精要临床治疗特点   关键词:《藏医精要》;迪庆;用药特色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57-03      《藏医精要》藏名为“曼居达勒荡赤”,也被译为“藏医甘露”,藏族人民把甘露象征长寿和净化心灵的佛法,因此,藏医甘露即有能使众生受益,解脱病痛之义。藏医学深受藏传佛教思想的影响,从藏医理论“五源学说”的构建及对产生疾病的三毒(贪、嗔、痴)这一总根源的认识,再到以调节人体风、胆、涎平衡为目的的临床实践等方方面面都深刻地体现出了藏传佛教的思想精髓。《藏医精要》是由迪庆州藏医院的创始人向.初称江初活佛与其师傅阿尼?哈咱共同编著而成,该书正是藏医理论与迪庆本地临床实践经验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临床实用价值、通俗易懂的藏族医药著作,也是香格里拉迪庆州现存的第一部临床医疗专著。本文将从四方面对《藏医精要》中临床治疗特点进行阐述。      1 调摄饮食起居,预防治疗疾病      相传早在释迦牟尼佛传讲的《金光明经》中就已提到饮食起居与疾病的关系,经中讲到。“春季宜食用粗糙、含养分少的热性饮食,夏季宜食用碱、酸或含油丰富的温性饮食,秋季宜食用味甜而含油丰富的寒性饮食,如能按照上述原则调配饮食和用药,就不容易患病”。可见,藏族先民很早就有“未病先防”的治疗观念,这对以后的医学体系的完善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四部医典》中讲到,发病的途径犹如射箭一样,作为靶子的龙、赤巴、培根,被其他外缘(季节、不合适的饮食、起居及魔鬼等)射中任何一个,则其他两者也会紊乱起来,危害身体。因此,藏医非常注重饮食与起居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迪庆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地方,这里形成了众多高山平坝,及具有差异性的气候及生态特质,由于迪庆地区的自然环境限制着植被和农作物生长的种类和数量.因此,只有耐高寒的作物才能生长,因而形成了以青稞、小麦、豆类等农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同时这一环境地带有广阔的大草原,草原上奔驰着成群的牦牛、绵羊、山羊、马等动物,以牛、羊为主的饮食文化为迪庆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藏民这种以游牧与农耕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使得藏医在治疗疾病上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治疗。所以,形成了藏医注重饮食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认为合理的饮食能使身体健康、生命得到保证。   从《藏医精要》对疾病的治疗中可以看出,藏医注重饮食起居对疾病的治疗及预防作用。藏医将饮食起居对人体的调节作用纳入到疾病的治疗方案中,对待疾病,最先采用的方法是饮食起居的调摄,然后配合药物施治。如治疗风疾。患者舌苔呈现色赤且燥,有粗粒豆疹时,就采取进食热性营养饮食以防止风疾扩散,并辅助起居进行调摄。具体要求患者进食陈肉、葱蒜、蔗糖酒、绵羊肉、陈酥油、獾崽肉、牦牛乳、骨汤面糊粥等食物,并嘱其居住在比较温暖避风的恬静舒适之处。这种治疗理念也反映出藏医治疗疾病注重以“调和”为主的治疗方法。      2 应用对治原则,注重辨证施治      藏医将疾病分为热性病与寒性病两大类。隆病、培根病、慢性病属于寒性病;赤巴病、血病、急性病属于热性病。因而医生诊病用药组方时根据“寒者温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即寒性病以温或热性药治疗,热性病则以凉或寒性药治疗,寒热并存之病则寒热药兼用。也即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法则,藏医称之为“对治原则”,这是藏医治病的主要原则之一。具体如表1所示。   另一方面,禁忌药性寒热属性与疾病寒热性质相同的同性治疗方法,即寒性病用寒性药,热性病用热性药。藏医认为同性治之,则必遭其祸。因此,藏医在治疗疾病时非常注重药性与病性的对治关系。   从迪庆《藏医精要》对疾病的治疗中可以看出,藏医对一些病情较简单的病症,一般多采取对治原则进行治疗。但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疾病,则要采取辨症治疗,并视病情发展过程出现的不同症状而对症施治。《藏医精要》在治疗疾病时也非常注重对治原则的应用。如,在对胆分疾病的治疗,采取进食黄牛乳或山羊乳制成的乳酪、蒲公英菜、凉水或冷开水、水和茶冲搅的饮料、米粥等,患者适宜住在凉爽恬适之处。藏医认为,胆分疾病是由赤巴元素紊乱造成,本性属火,身体所有的热症均由它产生,在治疗本病时要采用对治原则。即热性疾病用寒药治之。   藏医注重辨证施治,主要体现在根据症状变化灵活运用相应的治法、方药。如,风涎二合症是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病症,临床表现为头晕、心烦意乱、干呕等症状。选用以热性药物和饮食共同治疗,食疗采取进食绵羊肉汤、野牦牛肉汤、葱蒜加三辛熬汤,药物则选用喜马拉雅紫茉莉五味方加荨麻仁。当出现头晕脑胀症状时,将略微陈旧的猪脑盖骨、鱼骨、芫荽、生姜等熬汤令患者服用;若服药后不见疗效,继续头晕,则艾灸后脑穴和卤会穴,再用阿魏汁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