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英语语言文化教学
浅谈英语语言文化教学
一、引言
谈及英语教学,人们往往只想到听、说、读、写、译几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却忽视了对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教学。学生虽然学习了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有相当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但由于缺乏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不能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更要加强有关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
二、对英语语言文化的错误理解分析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碰到的障碍除了词汇、语法外,还有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不了解。我们常笑话有人把“华佗再见”翻译成“Good bye,Hua Tuo”,那是因为该翻译不了解中国语言文化。同样,由于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不了解,导致啼笑皆非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其中,对英语语言文化的错误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方面
在语言这个符号系统中,词汇是受文化影响表现最为敏感的一个方面。中国和英美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并且各自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非常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失误。例如,adult book一词,很多中国学生往往从字面上来理解,翻译成“成人用书”。这样的翻译会让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中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成人用书”到底是什么书?事实上,adult book是“色情书籍”的意思。因为在西方社会,淫秽书籍在某些地方是允许存在的,但在某些场合谈论此类书籍毕竟不雅,于是adult book这样一个委婉词便应运而生。
2.习语方面
习语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经济生活等密切相联,习语大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样的意思在不同的文化里有着不同的表达方法。如汉语中有“爱屋及乌”,在英语中则表达为“Love me,love my dog”,汉语中的“一贫如洗”,在英语中却表达为“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再如英语“You are a lucky dog”,汉语则是“你是个幸运儿”的意思。很多中国学生往往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对英语习语加以理解,要么感到迷惑不解,要么闹出笑话,甚至会产生人们常说的“文化休克”现象。
3.语用方面
英美国家与中国的生活环境和习俗不同,所以语用义也存在差异。例如英美人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以示亲热,甚至儿子可以对父亲直呼其名。但在中国,直呼其名显得不够尊重。再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过了吗?”“到哪儿去啊?”“去干什么?”这些其实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但如果遇见英美人士,也问“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对方会误认为你在干涉他们的隐私。
三、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
语言文化都是有一定出处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对中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语言文化进行归类,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教学。当然,语言文化的教学应该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既要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又要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目标语文化的熏陶,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1.借助文学典故进行语言文化教学
《圣经》、希腊神话、罗马神话中的很多典故都已成为英语习惯用语,而且这些典故大都是趣味性很强的故事,所以易于学生接受。如:Vanity is his Achilles’ heel.(虚荣是他致命的弱点)不了解希腊神话的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个句子的。Achilles(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位颇有独立意识的近乎完美的英雄,其唯一的致命缺陷就是他的脚后跟。据说他在出生后,被他的妈妈海洋女神抓住脚后跟倒拎着在冥河里浸过一遍,全身得以刀枪不入,而没有浸到冥河之水的脚后跟就成了他身上唯一的弱点。在后来的特洛伊之战中,所向无敌的阿喀琉斯终于被一支阿波罗之箭射中了脚后跟,从而丢掉了性命。后来,人们就用“阿喀琉斯之踵”来形容令人致命的弱点。再如:A good salesman’s usual response to customers’ complaints is to turn the other cheek.(一个好的推销员对顾客抱怨的反应通常是忍耐)这里的“turn the other cheek”源自《圣经》,意为:“别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给他打。”后来引申为“忍受耻辱”。
2.利用历史事件进行语言文化教学
西方国家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很多后来都成了代指类似事件的代名词。例如:He met his Waterloo.(他遭遇了失败)“Waterloo”是指历史上有名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自以为有雄才大略,攻无不克,却没有想到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