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松溪花鼓灯传承与保护
浅谈松溪花鼓灯传承与保护
[摘 要]松溪花鼓灯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曾在松溪县民间戏曲舞台上绽放的一?\绚丽之花。清末民初时期,松溪县由浙江省龙泉市、庆元县等地的民间艺人传入到松溪县渭田、旧县一带乡镇。民国后期至建国初五十年代,松溪县与建阳、浦城交界的郑墩、花桥、路桥、祖墩等一带乡镇广泛流传。和中国各地地方戏一样, 松溪花鼓灯也逐渐从繁荣走向了衰落。日前由松溪县民间戏曲工作者协会向南平市文广新局申?笏上?花??灯非遗项目。笔者简要阐述花鼓灯在松溪的发展状况,面对当前的形式,浅谈松溪县花鼓灯的传承与保护的措施方法,让松溪花鼓灯重新绽放在美丽的松江。
[关键词]松溪;花鼓戏;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S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8-0241-01
0 引言
一定的经济决定了一定的文化,文化现象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在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众都追求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文化元素也日益多元化,文化也越具有多样性,出现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并存的局面。现今,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当下的fashion被时尚文化排斥在文化圈的边缘,这也让不少热爱传统戏曲文化人士深刻感到使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与现实生活逐渐脱节的窘境。时代的发展摧枯拉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冰冷的水泥建筑墙,遮蔽了曾经热热闹闹的戏台子,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吞噬了曾经温暖的戏窝子。把当年的戏窝子都遮掩了,霓虹闪烁的酒吧、嘈杂的网站侵占了昔日繁盛的舞台,日前,网络游戏、流行音乐以及快餐文化正游离与文化市场成为当下受人捧受欢迎的文化产品,花鼓灯戏曲艺术的一些技艺与精华濒临失传。花鼓灯由于后继的人才匮乏直接导致无人继承花鼓戏曲技艺,因而传统花鼓灯也少了剧目演出,少了创新的演出,逐渐远离的了当前人们的文化视野。有着厚重湖湘文化底蕴和渊源历史的花鼓灯,它的艺术造诣与文化价值仅仅由于少了华丽的外表而被现代人忽视和抛弃。怎么样让优秀的花鼓灯戏曲文化艺术得到传承与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现在是花鼓灯戏曲文化的艰难时刻,也是弘扬花鼓灯戏曲文化最关键的时候,这也成为松溪县民间戏曲工作者协会以及相关文艺爱好者共同的责任。
1 花鼓戏在松溪县的形成与发展
1.1 花鼓灯在松溪县的形成
“花鼓灯”流传于松溪县与建阳、浦城县交界的花桥、路桥,郑墩的青山、源头,祖墩的登山一带,当地也称“三角戏”、“花灯戏”,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曾在我县民间戏曲舞台上绽放的一?\绚丽鲜花。清末民初时期,松溪县由浙江省龙泉市、庆元县等地的民间艺人传入到本县渭田、旧县一带乡镇。民国后期至建国初五十年代,松溪县与建阳、浦城交界的郑墩、花桥、路桥、祖墩等一带乡镇广泛流传。
1.2 花鼓?粼谒上?县的特色
根据老艺人所述,花鼓灯的正本戏有《下南京》、《卖贡货》、《算命》、《看相》、《卖花线》《卖茶》、《大闹花灯》、《打花鼓等:折子戏有,《瞎子闹店》、《卖柴丁》、《十八摸》、《大补缸》等:到各家演唱的小曲有《十下鼓》、《十月怀胎》等。表演形式:有二人(一丑一旦)、三人(两旦一丑)、四人演(两旦一生一丑),也有多人合演,一般二人演为多。其特点是,不管那个剧目都有一个丑角。化妆上也很有特色,男角穿汉服加围裙,戴草帽,帽上有一红色顶带,女角梳发髻,穿大襟宽边上衣,脚穿粉红或绿色的绣花鞋。道具很简单,女角拿大手帕,折扇为男女角必备之道具。松溪“花鼓灯”是采用土官话道白和演唱的,其中?A一些松溪土话。
后台乐器不多,只有两把胡琴(京胡、二胡)及打击乐等,其曲调剧目有江浙皖一带的民间小调,如孟姜女、凤阳歌等。
1.3 花鼓灯在松溪县的发展历程
一九六四年松溪县编演的花鼓灯演唱《送郎参军》上省参加会演,省民间歌舞团曾特地向演员学习该剧目。文革的年月里,“花鼓灯”绝唱封戏。
改革开放时期,文艺界迎来戏曲文化的春天。一九八二年,郑墩农民剧团在龙岩地区巡回演出时,曾参加演过多场折子戏及小戏《大补缸》、《卖花线》、《小放牛》等。但由于这期间松溪县越剧团风蜚舞台,当年民间戏剧“江西路”、“花鼓灯”等戏种退?缥杼ǎ?至今多年,只有极少数曾在孩童时代学演过此戏的道教老艺人,也只能在模糊的记忆中比试其动作,几乎使民间多种戏剧面临消声惹迹。为保护和传承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由松溪县民间戏曲协会编演花鼓灯戏《烟缘》参加南平市选送福建省戏曲小品大赛节目。
2 松溪花鼓灯濒危绝唱的原因
2.1 学习花鼓灯技艺的人才匮乏
松溪县花鼓灯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各个县剧团都纷纷解散,老一辈花鼓戏艺人相继过世,花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