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纹起源与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龙纹起源与发展

浅谈龙纹起源与发展   摘要:传统龙纹是中国传统图案的精华,它具有特殊的装饰意义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历史脉络,对其起源与发展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龙纹;传统文化;起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089-01      龙纹,是中国传统图案中最有影响的精华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流传久远、内涵丰富,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一种人们理想性的人文动物。它不是一般性的审美装饰,而是一种具有特殊精神内涵的产物。中国历朝历代,都有龙纹装饰,而这些造型与神态各不相同,都带有自己的时代气息。下面我们试将龙纹的演变即从远古开始至清代止,大致上划分为六个阶段进行探述。龙纹的演变过程正是不断地吸取着这些时代风云的营养而不断新生,不断发展的过程。   龙纹起源于上古时期。处于氏族社会的原始人相信本氏族起源于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者其他特定的物类,并认为这种物类是其氏族的象征和保护者,于是这些物类被作为氏族的标记和徽章。而这些图腾形象均被认为具有某种灵性或神秘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壮大。龙图腾的产生与原始部落之间的征战有很大的关系。原始部落多采用动物作为自己的图腾,部落兼并后即把两个部落的图腾组合在一起成为新的图腾,以示两个部落的融合。而以龙为图腾的部落最终是融合了以虎、狮、鹿、牛、马、蛇、鹫、鹰等为图腾的部落。龙成为了多种动物特征的组合。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龙纹,距今有5000多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龙的形象。   大约在商代,龙纹由原龙纹变成了真正的龙纹。商周时期的龙纹,多数是作为青铜器的主要装饰而出现的,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以雄奇、凝重、庄严的美学风格体现“天命”的威严,这一主导思想决定着青铜器体的造型,也决定着青铜器物纹饰的面貌。商周时期,龙纹仍然沿袭着原始社会的龙纹,处在衍生和成长的阶段。龙的种类较多,主要表现在角形和体形的变异上。和史前时期的原始龙纹相比,其特征是在龙头上加了龙角。龙头必须长角从此定型。商代的龙纹,风格狞厉,到周代随着装饰风格的转变,龙的角型日趋华丽和富于变化,多齿形角、花冠形角、牛角形弯角、鹿角形分岔角等开始流行。由于商周青铜器以矩形为主轴,寓圆于方,用垂直与水平的线型分割,因此,商周时期的龙纹造型也由垂直与水平线作主要架构,弧线处于辅助的地位,充满理性精神,在图案构成上属于严谨的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已经摆脱了商周时期凝滞、拘谨的格局。器物上的图腾纹饰以龙形居多,而且龙的形态富于变化:单体或多体、有角或无角、俯伏或侧曲、卷曲或缠绕。且由于原始宗教中吸收了阴阳交合、化育万物的思想,龙也逐渐演变成阴阳相合为特征的吉祥图案。龙纹造型新巧,写实风格的分岔角兽体型龙纹和龙头与几何纹、蔓藤纹、蔓草纹组合的变体龙纹,代表着春秋战国时期装饰纹样的基本风貌。   变体龙纹的结构复比较复杂,常常运用反射、移动、回转、交错、套叠、错位、重复等等构成方法。它们常常由几个单相龙纹,依据一定的几何骨骼,巧妙地转移连接而成。浪漫、新巧、精细,是战国时期龙纹图案的特点。龙在这一时期成为装饰纹样及崇拜图腾的主流。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个时期大量的龙纹被应用在于建筑上,龙纹空心砖也在这个阶段出现。从秦都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大量带有龙的壁画残片、龙纹空心砖、铜钟等器物来看,这一时期秦国的图案花纹显然吸收了前朝文化的因素,但又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融合后进行再创造,形成了当时的图腾风格。   汉朝的历史背景以统一和发展为主。汉代统治者利用龙这一人们崇尚的人文动物,作为宣扬皇权的工具,龙纹在工艺装饰领域置于显要的地位被更加广泛地使用。这一时期龙的形象基本定型,长角、尖耳、兽足、蛇躯。汉朝时期龙图腾的造型从陆地行走变成了腾云驾雾,使龙这种意识形态下的产物具备了活生生的生命,凌厉豪迈,气势不凡,这是中国龙纹造型艺术上的飞跃。这个时期作为主装饰的龙纹,多数突破规矩的几何框架限制,而依据龙的运动状态来布局,充分展示广阔的运动空间。用简化、单纯化的形象表现生命的千姿百态,以剪影式的质朴造型表现激昂的神情动作。强化力感,夸张动势,简化细节,注重神采,是汉代龙纹图案手法的精髓。   南北朝时期,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在中国大为盛行。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开始以一种融合的姿态进入中国文化主体,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民俗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纹也披上了佛教的色彩。汉代那种强壮、粗犷、奔放、豪迈的龙纹造型,已被佛国风度的宁静、洒脱、俊俏所代替。龙的体形拉长,从头至尾动作缺乏变化,体现耐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