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谈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矫正策略
摘要:“留守儿童”是特殊的群体。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建和谐校园,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让他们感受阳光下的温暖,引导他们自主、自强、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和谐持续发展,同创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原因;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9-0003-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数与日俱增,大规模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工作,而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们。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34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有上升趋势。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祖父母隔代抚养,13.0%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父母因外出打工无法履行教育监护权,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伴随他们的只有孤独与寂寞,他们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那么,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如何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呢?下面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谈谈“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与关爱“留守儿童”点滴做法。
1、“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监护错位,效能低下。监护的错位导致“留守儿童”违规违纪现象多。有5.56%的儿童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有61.10%的“留守儿童”偶尔会违反学校纪律,有41.18%的“留守儿童”有过打架、偷盗等不良行为。
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会对孩子过分溺爱。怕让孩子受委屈,任由孩子的性子发展。孩子有问题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甚至根本得不到帮助。
1.2 缺少沟通,渴望关爱。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经济原因,通话时间仅有几分钟,多的也不过半小时左右。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的滋润!孩子的心灵天空是湛蓝的、纯净的。在他们清澈的眼睛里,流淌的是一片亲情的思念、是一丝相聚的期盼、是一份关爱的渴望。由于长时间的分离,留守孩子缺少亲情缺少爱!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父母关爱的重要性,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
1.3 缺失亲情,发展失衡。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感情缺失,导致他们孤独感增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怀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疏导,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心,心理承受力差,不合群。性格变得孤僻、冷漠,内心封闭,存在自卑等心理障碍,还有养成娇气、任性等不良习气。严重的感情缺失,引起儿童性格发展不健全,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1.4 缺乏抚慰,行为散漫。调查显示有9.19%的儿童表示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变得内向,有8.64%的儿童认为自己变得不愿与人交往,有23.16%的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变得顽皮任性;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得不到矫正,长期积淀从而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在家不听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在社会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成为了“问题儿童”。
1.5 缺损辅导,学业不精。调查显示63.12%的孩子感到学习压力大,有31.52%“留守儿童”表示监护人很少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占74.90%,其中有19.93%成绩很差。
父母在外,祖父母文化低、甚至不识字,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缺损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有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有的上课纪律性差;有的逃学、厌学;甚至有的上课时间溜出学校上网,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学习成绩差,就会害怕爸爸妈妈问起,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加上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1.6 缺失监管,安全威胁。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