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docVIP

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摘 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探讨其在未来治疗当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入选患者73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对患者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根据具体情况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温针灸配合中药进行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显著率为51.85%;总有效率为92.59%,而对照组的疗效显著病例数占48.14%;治疗总有效率为85.18%,。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实验组采用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的治疗采用普通西医治疗结合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温针灸 中药 肩周炎 临床研究   肩周炎,俗称凝肩、漏肩风或冻结肩[1]。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风湿病引起的。肩周炎一般有三大临床特征:一是疼痛,二是活动功能障碍,三是肌肉萎缩。 肩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它的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期、粘连期、恢复期,总病程约一年左右,经过及时治疗与积极的锻炼可以减轻痛苦,有利于缩短病程。广义的肩周炎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任一部位的炎症,包括肩峰下骨囊炎、风上肌腱炎、肩袖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及其腱鞘炎、喙突或喙肱韧带炎、肩周炎、肩锁关节病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小圆肌腱炎、肩部纤维组织炎、感触肌腱炎、肩损伤等多种疾患。而狭义的肩周炎,即冻结肩,指肩关节周围广泛的无菌性炎症、疼痛、粘连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50~60岁为发病高峰,40岁以下者很少患此病。肩周炎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男女之比为1:1.26,冬春两季为多发季节[2]。消炎止痛在肩周炎的治疗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内服消炎止痛药的效果并不一致,有的效果不错,可有的并不理想。仅仅两肩疼痛,就进行全身治疗,似乎有点小题大作,如果不幸发生了消化道等部位的毒副作用,似乎更有点划不着。所以,应用理疗、针灸、按摩、拔火罐以代替全身用药,就值得称赞。这些传统治疗方法用于肩周炎,那真是如鱼得水,不仅副作用几无,而且效果并不弱于全身用药[3]。我院对于2012年以来收治的肩周炎患者的治疗采用普通西医治疗结合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入选患者74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并根据传统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情况见表1.   表1 基本资料   1.2 纳入标准   标准主要参考2008年的《中华针灸临床诊疗规范》(杜元濒和石学敏主编)的诊断标准,结合1996年时德廷等编写的《风湿病的中西医诊治》进行诊断,确诊为肩周炎患者。   1.3 排除标准   排除肩部挫伤,肩关节结核,肿瘤,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具有严重心、肝、肾损害疾病影响药物代谢的危重病人;具有心肺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精神症等严重疾病;排除颈部疾病放射到肩部疼痛,心、胆疾病反射性肩痛。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如口服水杨酸钠、阿斯匹林、抗炎松片、保泰松(布他酮)等西医常用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结合中药的疗法进行治疗。取穴原则按照《针灸治疗学》(王启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进行,主取穴:肩骼穴、肩前穴、肩贞穴和臂蠕穴,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太阴经证加尺泽穴、阴陵泉穴;阳明、少阳经证加手三里穴、外关穴;太阳经证加后溪穴、大杆穴、昆仑穴等。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的方剂为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大枣、通草、芍药、细辛、甘草),温经宣痹汤(黄芩、鸟梢蛇、当归、桂枝、穿山龙、地龙、威灵仙、防风、赤芍、鸡血藤、制川乌、制马钱子,甘草)等方剂,以20 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治疗一个疗程后,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合病人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治疗效果分为效果显著、有效、无效三种情况。将效果显著和有效例数作为总治疗有效率。①疗效显著: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日常活动已无痛处固定、肩关节活动正常,病人满意度高;②有效:患者时而有肢体关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