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意义追寻
生命意义追寻
关键词:《静静的顿河》;葛利高里;生命意义;追寻
摘要:《静静的顿河》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世界文学中颇令人争议的人物形象之一。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看,葛利高里这一形象体现了肖洛霍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追问,对人类本质问题的探索。葛利高里始终处于生命、情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之中,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寻决定了他所具有的悲剧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755(2007)03-0153-02
肖洛霍夫的力作《静静的顿河》问世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重读的过程,对其主人公葛利高里的评论也就有了一波三折的戏剧性转折。在作品刚问世的20年代,评论家通常称他为“人民的敌人”,1950年代又认为他是“反叛者”,或认为他陷入了“历史迷误”,到了1980年代他又被推崇为“真理的探索者”。不管是将葛利高里视为“人民的敌人”的批评者,还是将他看成是真理探索者的论者,都只局限在以社会历史价值确定人物的意义,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学价值或审美价值。肖洛霍夫推崇真诚、朴实、自然、强悍的生命形式,关注和赞美生命本能的冲动,力求生命更高的理想,力求用小说去关注生命存在的各种可能和形式,探索生命更高的尊严和价值。葛利高里这一形象其实体现了肖洛霍夫对人生历程的反思与品味,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追问,对人类本质问题的探索。
一、生命、情感和现实的冲突
《静静的顿河》中,作者以大量篇幅来表现葛利高里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生命特征,从对哥萨克传统习俗的描写来揭示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哥萨克民族是一个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而形成的民族。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原意为“自由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生活在顿河边,草原上,大多拥有土地、衣食可以自给。这个民族既不同于沙俄大贵族、大地主阶层,也不同于普通的俄罗斯农民、工人。从哥萨克传统的民族特点来看,葛利高里无疑是一个杰出的哥萨克。他生长在顿河边上一个哥萨克大家庭里,在民间自在的环境中长大。在自然的怀抱里,他获得了自由和幸福,不仅从父辈那里继承了传统的群体性格,同时也孕育了他狂放不羁的天性和带有一种朦胧本能的反叛意识。这种独立不羁的气质和刚直孤傲的秉性使他不满足于这样平庸守旧的生活而向往更加广阔的自由天地。因此,他虽然和他的父兄一样,恪守着哥萨克的传统道德和习俗,为了维护哥萨克的荣誉,体现哥萨克的勇猛、强悍而毅然去当兵打仗,但他并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盲从者,而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有个性、有理想、有追求哥萨克。他对所闻所见的事都要经过独立思考作出判断,从不随波逐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了哥萨克的荣誉,他去当兵打仗。但是战争给他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在战场上的第一次杀人,使他善良的心灵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他对战争的最初反感是基于生命意识、生存本能和人道主义思想。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布尔什维克的宣传,他原先的信念逐渐动摇,从对战争的怀疑和反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思索着“为什么哥萨克背井离乡?为什么人们无冤无仇却互相残杀?”这些重要的人生问题,从而自觉与不自觉地寻觅自己的人生道路。
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葛利高里心中点燃了希望之火,在村里他最先参加红军,并因战功卓著而升为连长。从此,他企盼着走上一条新的生活之路。然而,他的所见所闻使他对眼前的道路又产生了怀疑,他觉得为人民谋利益的红军和白军应该完全不同。但是,眼前的一切使他极为失望,红军滥杀已经缴械投降的俘虏在他看来是极不人道的,他珍惜生命的意识和热爱生活的秉性受到沉重的打击。后来,在他负伤回家休养期间,布尔什维克在建立苏维埃政权过程中的一些过火行为和错误做法激起哥萨克的反感并被白军利用而发动暴乱时,他也被卷入其中。当时布尔什维克在顿河地区建立的苏维埃新政权在那时并没有给哥萨克带来什么好处,他们仍然生活在压迫之下,一些红军士兵随意抢劫哥萨克的财物,侮辱哥萨克妇女……这样的现实是追求理想生命的葛利高里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又抛弃了对苏维埃政权的认识和希望。但由于他独特的秉性和特殊的经历,在白军中他也得不到信任和重用。但是,随着叛军的溃败,他再次看清了跟他们走下去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所以他又一次参加了红军,并因战功而受到红军的嘉奖。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受到红军的怀疑而复员,葛利高里也许就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红军指挥员。然而,也是因为他在红军和白军中的来回摇摆和特殊经历以及刚直孤傲的秉性,使他在红军中也得不到信任而被迫复员回家。这时的葛利高里对政治已经心灰意冷,只希望与家人过平静的农家生活。但他连这一小小的愿望也难以实现,在他的妹夫――村苏维埃主席科舍沃伊的逼迫之下,他仓皇出逃,走投无路之中偶然地投靠了佛明匪帮,但他为自己的行为深深自责。他暗中等待机会脱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