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特写作策略与华裔女性形象塑造
独特写作策略与华裔女性形象塑造
[摘要]本文以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为参照,试图分析华裔女性作家的独特写作策略从而是如何塑造出一个个鲜活而又动人的女性形象的。分别从女性叙述视角、独特的叙述方式、叙述时间的混杂性、魔化了的中国故事四方面探讨华裔女性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关键词]华裔女性形象 写作策略 华裔女性作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087-02
在美国文学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被广泛熟识,如《女勇士》中的月兰、勇兰,《喜福会》中的苏安梅、吴晶妹,《接骨师之女》中的刘茹灵、杨如意等。在这些作品中,谭恩美、汤亭亭力图通过女性独特的视角与叙述方法,讲述美国华裔女性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下,力求颠覆西方殖民主义话语和男性话语的中心地位,重新建构美国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通过女主人公的不断成长,试图打破原有的话语沉默,寻找多元文化融合的心声。本论文试图通过研究这些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中独特的写作策略,从而更深层地研究华裔女性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一、女性叙述视角与女性形象塑造
叙述视角指的是作品中叙述人在作品中观察故事的角度。在华裔女性作品中大多采用多视角、多角度叙事,从而替代了单一的叙述模式,并且在作品中还经常出现不同视角相互转换的情况。作者希望以这种独特的视角出发,打破男性在社会中的权威,同时,又希望自己在被边缘了的华裔身份当中,诉求美国主流社会的接纳,从而确立自己的身份,这一愿望在其作品中通过女性形象的不断成长,最终打破沉默,突破自我而实现。
在作品《喜福会》中,谭恩美主要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主体,但书中又穿插了不同的叙述视角,以不同的叙述声音来塑造作品中的人物,从而使女性形象的塑造更加入木三分。通过第一人称“我”来展开故事,这种视角又叫内视角,作用在于使读者能够更加贴近主人公,从而引人入胜,身临其境。当然单一的叙述视角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反映出不同人物的观点,为了使作品更加鲜活,也使作品更加可信,作者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来实现不同人物的心理描写,使一个个女性形象跃然纸上。在作品《百种隐秘感官》中,作者更大胆地采用了双重叙述主体不断转换的方式,从而实现主人公的自我身份的构建。作品中的姐妹两邝和奥利维亚不断转换着叙述主题,不断讲述各自的故事。姐妹俩的故事交相辉映,互为补充,不断把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相比之下,汤亭亭喜欢用不同人物的声音和视角讲述同一故事,从而使故事更加生动并能有效地激发作者的想象力。在其作品《孙行者》中,汤亭亭不仅通过女性叙述的方式,而且还加入了叙述者观音,神秘的中国形象,以及男性人物惠特曼也加入了叙述的行列,通过两性间叙述主体的转换,作者试图打破男性权威,构建自己的女性族裔身份。
二、独特的叙述方式与女性形象塑造
纵观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借助女性华裔之口而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是很有代表意义的一个特点。美国华裔文学家们的地位由于地缘因素、性别差异、社会阶层、宗教信仰、中国传统文化、迥异的意识形态,始终都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女性“讲故事”与女性形象。综合生理学研究显示,女性平均一天要说2万个单词,比男性多1.3万个单词;女孩通常比男孩先学会说话;同年龄女童的语言能力强于男童。善于言表和交流需求都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特点。身处异国他乡的美裔华人女性作家对于这方面的心理诉求更加明显,美国作为以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男性清教徒为主流社会的西方国家,虽然素有文化“大熔炉”之称,但是对于少数族裔的弱势性别群体而言,华裔女性作家还是无法在公共文明高度发达的美国坦述个人的心路历程。随着时间的积淀,华裔女性作家心中就把自己难以言说的个人经历融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中。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内心中越是压抑的因素需要抒发才能使人释怀,那么女性作家就将说话与交流转换成了“讲故事”的叙述方式。虽然华裔女性作家各自不同的困境,但是多数女性作家都选择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酣畅淋漓地塑造了一个个内化了作者个人经历的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灶神之妻》中的华裔女性蒋薇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她虽然有惨淡的坎坷命运,可是在美国男权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她渐渐沉默了,就连对自己的女儿珠,她也是有意回避自己苦难的过往。当她在前夫弥留之际,才有勇气将压在心底的“故事”讲给女儿听,她通过说出自己的经历,一个具有反叛意识的正在觉醒的女性形象宛若新生地呈现出来。“讲故事”虽然讲的是过去已然发生的事情,却能使人从当时的困难中彻底从心理层面上得以解脱,进而释怀而且成才。《喜福会》中,安也是一个矜持平和的女性人物,但是当她听了妈妈讲给她关于妈妈自己以及姥姥的故事后,果断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令与之朝夕相处高冷的丈夫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