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心聆听世界浅析爱默生美国学者中学者情怀
用心聆听世界浅析爱默生美国学者中学者情怀
摘 要:爱默生的《美国学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热爱自然、崇尚独立的学者形象。本文通过对爱默生其人和《美国学者》文本的解读,试图揭示爱默生所表达的学者情怀及其现时意义。
关键词:爱默生 《美国学者》 学者情怀
一、牧师?异教徒?――爱默生其人
1837年,当古老的中国人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境中时,大洋彼岸马萨诸塞剑桥镇的哈佛校园内,美国超验主义的哲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正发表着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演讲;这篇名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后来被誉为“美国知识界的独立宣言”。 如果说,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人最终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那么,以爱默生的《美国学者》和他的超验主义为起点的文化改革思潮,则使美国人最终摆脱了欧洲观念的束缚,形成自己独立的国民精神和文化品格。正如欧文?豪(Irving Howe)所说的那样:“过去华盛顿与杰斐逊在制度方面获得的成就,现在爱默生在精神领域得以实现,并因而渗透于文化生活。” 前者立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后者立人, 改造了美国人的灵魂。[1]
在细说《美国学者》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爱默生其人。爱默生出生于19世纪美国的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是一位知名的牧师。父亲去世后,年仅9岁的爱默生被送到波士顿拉丁学校学习。1826年,爱默生在哈佛神学院进行短暂的学习后,开始作为唯一神教(Unitarianism)的牧师布道。1833年,在要求改革圣餐仪式遭到拒绝后,爱默生辞去牧师职务,开始游历欧洲。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卡莱尔等文化名人,并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1833年10月,爱默生回到美国,开始以演讲为生。1836年,爱默生创立了“超验主义俱乐部”,并发表了人生第一本小品集《论自然》,成为超验主义的先声。在这过程中,爱默生阅读并摘引了乔舒亚?马什曼编译的《孔子》。
从上面的文字我们不难揣测,作为唯一神教的牧师,爱默生“对唯一神教过分崇尚理性而忽略生动灵魂的倾向深感不满”;[2]同时他的思想深受欧洲浪漫主义、先验论和东方哲学的影响。和老子一样,爱默生相信宇宙的一体性,相信世界的同源,这源头也就是他所谓的“超灵”。
在《美国学者》这篇演讲中,爱默生在讲稿中充分表露出对美国光明的未来所抱有的希冀与信念――“一个由真正的人组成的国家将要首次出现”。[3]他呼吁人们结束对外来文化的依赖,“用自己的脚走路;用自己的手工作;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美》:29)。他描述的理想美国学者的形象是:既能思想,又善于行动;既珍惜大自然的启示,又富有崇高的责任感与自信心。
二、一双手拥抱两个世界――爱默生眼中的自然、书籍与行动
在他的讲演中,爱默生提到了三件重要的事物――自然、书籍和行动。他花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三者对于学者的重要影响。
首先是自然。爱默生认为:“大自然之于人类心灵的影响,具有首位的重要性”,“所有的人里,学者最多地受到自然景象的吸引。他必须在他心目中确定它的价值”(《美》:4)。在爱默生看来,自然是一张循环往复的网,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人类自身连同大自然一起都在这张网中,同根相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就是对自身的认识,“大自然是人类心灵的对应物,它从各个方面印证心灵的问题”(《美》:6),当人学会了崇尚心灵并发现当今的自然哲学正是心灵第一次强有力的探索之后,人肯定会向前展望,以便寻找某种不断发展的知识,最终变成一个创造者。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爱默生的自然观。之前说过,爱默生的思想深受东方哲学的影响,因此他相信宇宙的一体性,认为自然是一张联合的网。与西方“人类征服自然”的思想不同,在东方,自然本身便具有神圣性,人对自然卑恭崇敬。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和自然和谐统一。但在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爱默生所论的“自然(Nature)”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又有所不同。在笔者看来,爱默生心中的自然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灵魂(soul),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爱默生甚至还认为这种人的精神和灵魂便是世间万物的源头,也即所谓的“超灵”。不消说,这种“超灵”是包括自然在内的,或者说自然与它合为一体。由此可见,在爱默生看来,人的精神才是主宰万物的上帝,而自然作为人类精神的印证,自然也很重要――它可以连通人类“外在的自我”与“内在的自我(即精神)”的交流,从而达到一种自我的和谐。与此同时,我们把目光转向欧洲――爱默生在游历欧洲时结识的文化名人。前面说过,爱默生也受到他们思想的影响。这些生活在19世纪欧洲的艺术家似乎同更早时间的东方先哲们一样,对自然充满无限的钟情。以华兹华斯为例,即使这位桂冠诗人体格并不算强健,似乎也不妨碍他与自然交流的热情。“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山间或者湖畔步行很长一段距离”,[4]45感受自然之美,随口吟诵出至今仍为人熟知的诗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