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震担当精神四种表现及现实启示
王震担当精神四种表现及现实启示
【摘 要】在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历史进程中,王震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其强烈的担当精神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担当精神具体表现有四: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敢挑重担、一往无前;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善始善终、一以贯之。王震的担当精神启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的革命传统,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做到甘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关键词】王震;担当精神;表现;启示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8-0010-03
敢于担当是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都具有鲜明的担当精神,1955年上将、原国家副主席王震是其典型代表。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王震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忠于党和人民,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勇挑重担,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其强烈的担当精神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王震的担当精神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身先士卒、一马当先
从实践层面看,王震的担当精神主要表现为身先士卒、一马当先。
王震打仗的显著特点是敢于带头冲锋。1935年4月的陈家河之战中,身为红六军团政委的王震亲临51团阵地视察,发现团长负重伤,立即叫人将其送下山治疗,亲自指挥作战。王震骑马挥刀冲锋在前,突然右肩中弹,流血不止,但他继续指挥战斗,战士们受到鼓舞,奋力冲杀,迅速占领敌人阵地,取得陈家河之战的胜利。多年的战争经历使王震养成了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习惯。他自己总结说“对重要的作战方向,必须亲临第一线,这样才能正确地指挥。冲锋在前,也是鼓舞士气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支部队打起仗来,全都嗷嗷叫,不怕死,就先胜了三分。”[1](P. 281)
由于王震敢于冲锋,他的戎马生涯中曾有7次负伤,其中6次是当了军级干部以后负的伤。在王震的带领下, 359旅也非常勇猛,1955年授衔的将帅里面有9位独臂将军,出身该旅的有3位,分别是晏福生中将、左齐少将、彭清云少将。[2](P. 133-248)
王震不但在战争中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在建设中也是亲临现场指挥、发挥模范作用。1954年8月,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奉命抢修黎湛铁路。为了加强工程领导,王震把铁道兵总部机关搬到了铁路工地上。他亲自带队勘察施工现场,亲临现场指挥协调,力求在一线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努力,仅仅10个月就建成了一条高质量的模范铁路。
二、敢挑重担、一往无前
从思想层面看,王震的担当精神突出地表现为敢挑重担、一往无前。每到关键时候,王震总能勇挑重担,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
1940年前后,由于日军的“扫荡”和国民党的封锁,陕甘宁边区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1939年2月,党中央和毛泽东号召军民“自己动手,生产自给”[3](P. 759)。1939年10月,王震到达绥德不久就发动359旅开展生产运动。1940年12月,按照朱德的指示,王震率359旅开赴南泥湾开展大规模垦荒。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因为民族战争和土匪抢劫,沃野变成了荒山。部队在这种地方开荒,两手空空搞生产,困难重重举步艰。但是,359旅不畏艰难。没有房住,他们搭帐篷、挖窑洞住,没有粮食就到100多里外去挑,没有菜吃,就挖野菜打野兽充饥,没有劳动工具就到远方去捡废铁、甚至到山西前线去撬铁轨来自己打?F制造工具。当时有人做了一首诗表现垦荒生活:“窑洞草房好军营,茅草床铺软腾腾;三尺厚雪绫罗被,茂密梢林好屯军。”[4](P. 120)
在垦荒过程中,王震自己带头参加劳动,经常上山开荒、下田种地,鼓舞了全旅积极生产,在边区生产竞赛中名列前茅,毛泽东称该旅为“生产模范”,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的旗帜。经过三年奋斗,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陕北江南。
三、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从道德层面看,王震的担当精神表现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王震敢于和一切错误倾向作斗争。
王震的刚正不阿最早表现在抵制苏区肃反扩大化的斗争中。土地革命中,肃清反革命是必要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肃反被严重扩大化了,错杀了不少好人。1932年,时任中共酃县县委书记的张平化被怀疑是AB团分子,湘赣省委派王震去处决张平化,改组酃县县委。王震到酃县后,没有简单执行省委命令,而是先做广泛调查。得知张平化出身佃农,从衡阳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参加了北伐。大革命失败后回乡打游击并加入共产党,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把酃县革命根据地发展起来,成为湘赣边区一个巩固的小苏区。而省委怀疑他的根据是牵强附会的,例如红军烧毁酃县祠庙时,张平化说毁掉文物太可惜了,红军高喊“烧尽土豪的屋,杀尽土豪的头”的口号时,张平化说这是错误的,红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