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柳条边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作用及影响.docVIP

清代柳条边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作用及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柳条边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作用及影响

清代柳条边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作用及影响   摘要:清代柳条边作为东北行政区的分界线和清朝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的产物,在客观上划定了东北地区三个经济区(农耕区、狩猎采集区、游牧区),成为东北地区农牧林交错带的界标。随着清朝统治者对柳条边的修筑、失修和弛废,客观上演绎了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从恢复、发展到渐进破坏的过程。   关键词:清代;柳条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      清代柳条边,是清王朝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的产物,也是东北行政区的分界线。学界一般认为柳条边的设置阻碍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发展。笔者则认为,清代柳条边划定东北三个经济区(农耕区、狩猎采集区、游牧区),是北方农牧林交错带的界标,是一条人造的生态隔离带。它在客观上对恢复东北边内地区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保护东北边外地区原有的生态资源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欲从清代柳条边的兴废来阐明其对东北生态环境从恢复、发展到渐进破坏的历程。      一      清代柳条边有“老边”与“新边”之分。“老边”主体完成于顺治年间,基本上是沿着明朝辽东边墙的走向而修筑,但在辽河套向外展扩,并在辽西个别地段略有变动。“老边”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是为防止朝鲜人人境采参、开垦而筑,自鸭绿江口至开原,设有边门6个;西段主要是为了划定蒙古诸部游牧区的界限而筑,自开原至山海关,设有边门10个,全长1900余里。“新边”修筑于康熙九年至二十年(1670―1681),主要为划定蒙古科尔沁诸部游牧区的界限,东自吉林北界,西抵开原县威远堡,设有4个边门,长690余里。柳条边的各个边门设有守边官和兵丁,负有守卫、稽查、巡查和修浚之责。   这条“人”字形柳条边的修筑,恰好客观地划分了东北地区三个经济区,“老边”边内为汉满等族的农耕区,“新边”边内为东北其他少数民族狩猎采集区,边外是蒙古族的游牧区,从而达到农耕区的恢复与发展,狩猎采集区资源的保护与丰富,游牧区草场的休养与牲畜的繁衍。   在农耕区,内务府会计司在盛京设有64粮庄、在锦州设有284粮庄;内务府掌仪司掌管盛京、广宁果园241处;内务府广储司掌理盛京棉庄45庄、靛庄11庄、盐庄3庄;盛京户部拥有118所粮庄、3所盐庄、5所棉花庄;盛京礼部设置祭祀所需的田庄2处、果园10处、鱼泊14处及瓜菜园2处;盛京工部为营作所需木材取之于22处山场。还有诸王贝勒公等分得的庄田和宗室庄园。除粮庄外,其他各庄也占有大量土地。旗地是清朝统治者分给旗人的土地,包括八旗兵丁和一般旗人,旗人虽占有和使用分得的土地,但因其不谙稼穑及频繁征调,耕种土地有限,为后来民人进入耕种提供了机会。牧场是清政府划定的牧养马匹、牛羊的专用之地,如大凌河东(盘蛇驿牧场)、西牧场,盛京八旗牧场等。直至清朝末年,奉天旗地、官兵随缺地、庄园及牧场之总和,几乎占据了全省田额之半,均为官产,换句话说,官有土地大量充斥在奉天的农耕区。   在狩猎采集区,清统治者圈占山林荒原,划分了三大围场。一是盛京围场(今吉林省海龙、辉南、梅河口、柳河、东丰、辽源和辽宁省的西丰等市县境内),多为山区和半山区;二是吉林围场,由吉林西围场(今吉林省伊通、磐石、桦甸等县境内)、伯都讷围场(今吉林省扶余、榆树两县境内)和蜚克图围场(今黑龙江省宾县、延寿、尚志、方正、阿城等县境内)组成,多为河流冲积平原;三是黑龙江围场,分为索岳尔济围场(今海拉尔市东南、通辽市和锡林郭勒盟的北部)和东荒围场(今黑龙江省海伦、绥棱、庆安、望奎、绥化等县境内),多为山地和草场。此外,还设立长白山禁区及部分季节性猎采禁地。大片荒原与荒山利于动物的繁衍和植物的繁茂,保存了诸多稀有的动植物品种。这些围场是驻防官兵进行围猎和捕牲丁捕获牲兽之地,禁地则是旗人季节性的猎采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地区是“自然保护区”。   在游牧区里,清统治者为加强对蒙古诸部的统治,分划每旗牧地,其中与柳条边接界的内蒙古各旗是:科尔沁部六旗中的左翼中旗札萨克和硕达尔汗亲王游牧,东南至柳条边墙,接吉林界;左翼前旗札萨克多罗宾图郡王游牧,南至柳条边,接盛京所属地方界,东南至榻贲托罗盖,接边墙界,西南至柳条边,接盛京所属地方;左翼后旗札萨克和硕博多勒噶台亲王游牧,南至柳条边,接盛京所属地方界,东南至柳条边,接吉林界。土默特二旗中的左翼旗札萨克多罗达尔汗贝勒游牧,东至岳洋河,接牧马厂界,南至什巴古图山,接柳条边墙界,东南至乌达逊举勒,接柳条边墙界;右翼旗札萨克固山贝子游牧,南至魏平山,接柳条边墙界。喀喇沁部三旗中的左翼旗札萨克一等塔布囊游牧,南至柳条边墙,接宁远州界。顺治初年规定,“蒙古每十五丁给地广一里,纵二十里”。蒙古人丁不善种地,“自康熙年间,呈请内地民人前往种地,每年由户部给予印票八百张,逐年换给”。蒙古人种植的粮食仅是其生活的补充,牧养牲畜是其主业,牛马羊驼的多少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