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砚山县石漠化治理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お
砚山县石漠化治理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お
摘要:[HT5”K]指出了石漠化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地质生态灾害,给石漠化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砚山县是2007年全国100 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之一,自2008年开始,目前已经持续进行了近7年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对砚山县近7年的石漠化治理经验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HT5”K]砚山县;石漠化;经验;建议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李平(1983―),男,云南砚山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漠化治理、林业建设等方面工作。
中图分类号:[HT5”SS]F301
文献标识码:
[JY]文章编号:[HT5”SS]1674994.4(2015HK]
1引言
砚山县地处珠江和红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上,河流短小、岩溶地貌广布、溶洞和裂隙发育,地表水渗漏流失十分严重,境内干旱缺水、水资源贫乏,石漠化严重,是2007年全国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之一。自2008年开始,目前已经持续进行了近7年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近7年的石漠化治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2砚山县石漠化现状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中西部,全县岩溶土地面积194.4245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08%,石漠化面积为862368km2,占岩溶面积的4.44%,占国土面积的2.25.4%。在砚山县岩溶石漠化区中,平远、阿舍、维摩、江那、盘龙、阿猛、干河等7个乡镇是全县典型的石漠化地区,石漠化面积77165km2,占全县石漠化面积的895%。砚山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60495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15.3%,年侵蚀总量68445万t,年平均侵蚀深131mm。
3成效分析
[JP3]2008年以来,通过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使砚山县项目区岩溶荒山荒坡绿化,增强了蓄水保土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水库和河床,减轻了洪水对河堤和农田的损坏,降低了水毁工程的修复和加固费用,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JP]
31植被覆盖度提高,森林蓄积逐步增加
2008~2014年,经过7年试点工程的实施,完成封山育林137238亩,人工造林8705.5亩,全县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由2008年治理前的2569%增加到3099%,森林蓄积稳步增加,净增206万m2,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种结构渐趋合理。
32水土流失减少,土地生产力有所提高
[JP3]工程建设中采取的拦砂坝、坡改梯、小水窖、排灌渠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2008~2014年,经过6年试点工程的实施,完成坡改梯58315亩;拦砂坝5座,谷坊14座,引水渠15.230m,小水窖1.204口,项目区通过坡改梯、拦砂坝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人畜引水或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田(地)得到保护与恢复,土地生产力得到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有粮由治理前的300~350kg提高到400kg以上。[JP]
33发展特色产业,民生得到持续改善
在工程建设中,突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与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相结合,人工造林中,主要以核桃经济林为主,使项目区群众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中,逐步增加农民收入。截止2014年8月,人工种植核桃135.58hm2,平均亩产干果50kg,按20元/kg计,盛果期年产值20337万元。
34实施圈养,以草定畜,减轻对生态的破坏
2008~2014年,实施人工种草700亩,棚厩建设8500m2,青贮窖2400m3,饲草机103台。通过实施人工种草、棚厩工程有力减少了牛、羊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了区域植被恢复。
4主要治理经验
41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部门配合
为有序推进砚山县石漠化治理工作,迫切需要治理者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谋划,着重选择那些石漠化严重且具有重要示范性意义的区域开展治理工作,增强治理成效。因此,砚山县先后完成了《砚山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砚山县2008~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砚山县2011~2013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并在石漠化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完成初步设计,落实了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
石漠化治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需要发改委、林业、国土、农业、水利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实际工作中,该县形成了以发改委牵头,各部门密切合作的机制,打破各自界线,形成一个目的:治理石漠化、改善区域生态、改善民生。
42以技术单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