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迹与九州创世纪人文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禹迹与九州创世纪人文意义

禹迹与九州创世纪人文意义   一、大禹治水   “禹迹”、“九州”两个名称,往往见于诗人的吟诵中。以“禹迹”指称全国,比如唐人张说的“文明遍禹迹,鳏寡达尧心”;五代晋朝的《武功舞歌》:“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以“九州”指称全国,比如唐人王昌龄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南宋陆游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禹迹”与“九州”在诗中往往成对出现,如南北朝庾信的诗:“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明人胡翰的诗:“鸿飞九州野,吾愿观禹迹”。那么,为什么会有禹迹、九州这两个祖国的名称?为什么这两个名称又往往成对出现呢?仔细说来,这里面不仅联系着有趣的历史事实,而且还夹杂着许多的神话传说呢!   读过《圣经》的朋友都知道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没有读过《圣经》的朋友也肯定听说过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见载于《圣经》的《创世纪》里,说上帝耶和华看到他创造的世界变得一团糟,就决定毁灭所有的人类,只留下为人虔诚、与人和睦相处的好人诺亚一家。于是上帝叫诺亚造一条大船,那船长450英尺,宽75英尺,高43英尺,这跟现代的远洋轮船差不多大。诺亚又捕捉了许多动物放在船上,然后上帝就让暴雨连下了40个昼夜。洪水汹涌澎湃,淹没了整个地球,只有诺亚方舟漂浮于汪洋大海中。等到洪水消退了,诺亚一家和他带上方舟的动物,就成了这场可怕的洪水后仅存的生物,并且一直繁衍至今。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创世纪”呢?这就是大禹治水。话说尧帝时,洪水滔天,到处泛滥,人民不得安生,于是尧帝命令鲧治理洪水。鲧用围追堵截的方法治了九年,却是堵上了这里,又溃漏了那里,纵然忙得焦头烂额,却没有什么成效。接任尧帝的舜帝一怒之下,就把鲧杀了,又委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禹接受了父亲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劳心焦思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治水,禹累得身体枯瘦,嘴变得像鸟儿一样尖小,由于长期泡在泥水里,他大腿上没有白肉,小腿上没有汗毛,他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到处奔波,脚上长满了老茧,以至行路困难,一跛一瘸的,人称“禹步”。也许是禹的真诚感动了上苍,又也许是禹的确治水有方,反正洪水被禹治平了。治平洪水之后,立下丰功伟绩的禹获得了“大禹”即“伟大的禹”的称号,随后又接受了舜帝的禅让,成为新的君王。大禹后来把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标志着夏朝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君、家、国三位一体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历时4000多年,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推翻帝制,才宣告结束。   在大禹那样的时代,竟然能够驯服滔天的洪水,这是不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大禹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刻苦耐劳、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调查规划、因势利导的科学态度,是不是特别值得尊崇的英雄?也因为此,大禹得到了后人长久的怀念,这种怀念又以各种方式表现了出来。   比如围绕着大禹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大禹治水,得到了应龙、巨龟、河精的帮助。应龙飞到高空,鸟瞰大地,判断地理形势,然后用尾巴画地,做出标记;随着标记,大禹率领民众,疏通、拓宽、开凿了一段又一段的河道,这些河道后来就成了我们熟悉的大江大河。巨龟驮着大禹从天帝那里求得的“息壤”――一种能够无限生长的土壤,堵塞河堤的决口,又在必要的地方多撒一些,于是就长出了山丘。人面鱼身的黄河河精从翻腾的水波里跳出,双手奉上《河图》,那《河图》上画的是治水的规划、方案。当然,大禹治水也惹恼了水神共工,共工一夜之间把洪水水位提高了好几丈,许多山头都被淹没了。面对恶神,大禹只能采取武力,于是召集群神打败了共工。   比如围绕着大禹的感恩感念,真挚有情。《左传》记载,周天子派刘夏出使,在洛水入黄河处,面对着滔滔河洛,刘夏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这话是说:多么美好啊,大禹的功劳!他光明磊落的德行照耀千秋!倘若没有大禹治平洪水之患,我们早就化成了鱼鳖!孟子赞美大禹说:“禹疏九河……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这话是说:大禹疏通了九河,田地不再遭受水患,因此中原大地的人们才有了收获,有了粮食。   比如围绕着大禹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今天黄河山陕峡谷中的龙门口,那是大禹治黄河时拓宽整治的,所以也称禹门口;陕西旬阳县禹穴,那是大禹治汉水时住过的地方;山东济南市的禹登山,大禹曾经登过。四川汶川相传是大禹的出生地,安徽怀远相传是大禹夫人涂山女的家乡,浙江绍兴相传是大禹的归葬地,这几处有关大禹的名胜古迹尤其繁多。至于禹庙,更是遍布神州大地。   然而比较言之,“禹迹”、“九州”这两个我们祖国的名称,更加彰显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这又怎么理解呢?   二、“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归根结底,其实大禹治水,功不在水,而在于地。道理很浅显,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地。大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