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语言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网络语言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摘要: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其语言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从语音、词汇和语义方面研究了网络语言的特征,并且对网络语言的成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特征;网络语言的成因
一、 引言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伴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应用而生,并成为了人们交往的一种新兴语言。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网络行业语”和“网民常用词语”两部分,狭义的仅指后一部分。本文所研究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们在虚拟聊天室、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等网上交际场所使用的网络惯用语,这些语言因为使用者的广泛而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现象。
二、 网络语言的特征
1.语音特征
(1) 拟声词的运用
由于网络语言不是面对面的交流,缺少表情用来达意,因此,为了弥补此缺憾,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大量的拟声词,如:“嘻嘻、嘿嘿”、“吼吼”等。运用这些拟声词网民们可以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交流时如见其人。
(2)童语照搬和童语仿说
童语照搬是指故意将儿童的词汇搬到网络上。刚学话不久的儿童常把名词重叠,如把“糖”、“车”说成“糖糖”、“车车”等。网民们按照这种童语形式把日常称谓重叠,如“宝宝”、“哥哥”等。童语仿说是仿照儿童语汇的叠音构词特点,将一些成人词汇加以改造,使之带有童语的特点,如把“东西”说成“东东”,“等一下”说成“等一下下”等。
2.词汇特征
1)缩略词
缩略词主要包括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缩略。汉语拼音缩略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常用词语,多是日常称呼语和地名,如MM(妹妹)、PLMM(漂亮美眉)等。还有一种是“环保骂人”型,如:TMD(他妈的)、BT(变态)等,这种比直接骂人显得委婉一些,所以也被人戏称为“环保骂人法”。英文缩略大部分为首字母缩略,一般用大写,如DIY—do it yourself。网民们还用这种形式来缩短常用单词的长度,进行输入简化,如BF、TKS、FT(晕倒)等。
2)新造词
新造词是网络语言中最有创造性的部分。如:“写手(网络文学的作者)”,“拍砖或拍板儿砖(论坛上的争论,多半指批评意见)”,“灌水(随意写,内容空洞无物,或过长却言之无物)”,“见光死(比喻网恋等一见面就完蛋)”等。
3)符号叠加型
由于网民们无法表现真实表情,因此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表情意味的形象符号,如:“:)”表微笑,“^-^”表咪眼笑,“_”表示不高兴,“(╯-╰)/”表很没劲,“:-o”表示哇塞,惊呆了等。
3.语义特征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许多传统现代汉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网络词语中新义与旧义的关系有非源生和源生两种。
1)非源生关系
这类旧词新义通常是网民受幽默、讽刺、标新立异的心理驱动,将现有的语言材料歪曲解释,从而增加了词语的新义。新义诙谐、幽默,或具讽刺意味,与旧义无关甚至完全相反。如:“贤惠”本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新指闲着什么也不会;“讨厌”本指惹人厌烦,新指讨人喜欢、百看不厌。
2)源生关系
网络语言中,不少词的新义是在旧义基础上产生的,新义与旧义有密切的源生关系。例如:“恐龙”本指一种灭绝了的珍稀动物,但在网络上比喻长得丑或凶的女子。据说,龙是指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她是荆州地区有名的丑女,又因为诸葛亮叫孔明,所以大家就尊称黄月英为“孔龙”。后来,大家约定俗成管丑女叫“孔龙”。因“恐龙”与“孔龙”谐音,人们逐渐用“恐龙”代替了“孔龙”。
三、网络语言的成因
1.国际互联网的影响
中国人接触互联网之初,互联网上通用的英语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网络语言,出现了一些新词汇,如“cyber jock—网迷”、“cyber worm—网虫”等。一些网络缩略语在网络交流中开始流行,如ur代替your,r代替are等。在互联网这种没有国界的交流中,最先使用互联网的部分网民首先接受了这种新词汇;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及日益普及对汉语网络语的大量产生和运用起到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2.外语的影响
对另一种语言词汇、语法的借鉴和吸收是一种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因此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融,这种交融也体现在语言方面,如前面所说的英语缩略词“o了(over了)”和英语谐音词“IC(I see)”等。
3.本族文化的影响
在网络社区里,汉语中一些词的原有感情色彩在网络社区里变了形,混合着前卫、玩世不恭和传统,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景观。但是不管怎么变,这些词还是蕴藏着一定的本族文化底蕴。如:“美眉”这样的词无论从美学还是从联想意来讲都深得传统文化意蕴,古人就曾用“峨眉”来借代美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T 27875-2011_港口重大件装卸作业技术要求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的QTL定位.pdf
- YOLOv5(PyTorch)目标检测:原理与源码解析课件PPT模板.pptx VIP
- 辛弃疾《西江月》通用课件(页).pptx VIP
- 工程技术液压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TCFLP 0026-2020-散装液体化学品罐式车辆装卸安全作业规范.pdf VIP
- 2025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试卷及答案.pdf VIP
-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公安系统职业性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职业暴露预防》.pptx VIP
- MSA测量系统分析自动表格.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