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13张衡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VIP

2018-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13张衡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13张衡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本对译 技法鉴赏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本对译 技法鉴赏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本对译 技法鉴赏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本对译 技法鉴赏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本对译 技法鉴赏 * 13 张衡传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代表作有《二京赋》(《东京赋》《西京赋》的合称)。 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 “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多年。天文学方面,他发明 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等。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为3.162 2。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 000多年。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出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他自幼好学,博通经史,善于写文章。先后担任过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等官职。因参加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的政变活动,事泄被杀。范晔广泛搜集几十种关于后汉(亦称东汉)史事的著作,删繁补略,撰写《后汉书》。因突遭杀害,只写就帝纪10卷,列传80卷。后来梁代刘昭将晋朝人司马彪所著《续汉书》的志8篇,分为30卷,以补范著所缺,合计120卷。到北宋时,始将两书合刻,成为今本《后汉书》。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识通假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樽)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解多义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辨活用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2)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用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3)皆共目之(名词用作动词,递眼色)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5.分古今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6.明句式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省略句,省略主语“张衡”,同时是被动句) (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句) (4)验之以事。(介词结构后置句) (5)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6)果地震陇西。(介词结构后置句,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7)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词结构后置句) (8)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省略句,省略主语“张衡”,被动句)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7.记常识 (1)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①举:推荐。(被)举荐任官。如“举孝廉不行”。 ②辟:征召,录用。(被)召。如“连辟公府不就”。 ③召:召请来授官。如“累召不应”。 ④拜:任命,授给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⑤迁:调动官职。如“再迁为太史令”。 ⑥转: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 ⑦徙:调动官职。如“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⑧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如“出为河间相”。 ⑨下车:指官吏初到任。如“衡下车”。 ⑩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如“视事三年”。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如“上书乞骸骨”。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官职、学校及相关用语。 ①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如“举孝廉不行”。 ②公府:指三公的公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如“连辟公府不就”。 ③大将军:位比三公。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④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⑤郎中:官名。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⑥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如“再迁为太史令”。 ⑦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如“征拜尚书”。 ⑧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如“游于三辅”。 ⑨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如“观太学”。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文化、文学知识名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如“通五经”。另外,“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17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