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必武廉政思想对防治习惯性腐败启示
董必武廉政思想对防治习惯性腐败启示
【摘 要】 董必武一生一直以清廉束己,从不以功臣自居,给我们树立了清廉的榜样。我们每位干部都要向他学习,始终保持对贪污腐化思想的高度警戒,在金钱的收买面前能义正辞严的拒绝,在工作中能对自己及周边的同志约法三章,在位高权重时不以“官老爷”“自居;将清廉养成习惯,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为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做出表率。
【关键词】 董必武;廉政思想;习惯性腐败;廉政建设;启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官员的贪污腐化就最容易刺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使党在人民心目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受损,导致人们心理失衡的加剧,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为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董必武的廉政思想及廉洁从政行为,加强对“习惯性腐败”的预防工作。
一、董必武勤俭从政、以身为范的服务理念对防治“习惯性腐败”的启示
董老一生都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自勉。董老自幼受“诗书继世,朴诚传家”家训的熏陶,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在生活上朴素自立,不求物质享受,奉行勤俭从政、廉洁为官。董老的这句座右铭,是对董老自己为官之道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养成良好的为官习性来防腐拒变的一种警示。
当今社会的腐败部分根源在于一种习惯,一种对有权就有钱的思维模式的习惯,一种对物质享受追求的习惯。在经济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诱惑无处不在,而对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用权来交易钱的“糖衣炮弹”是无时不在。如果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诱惑下,他们把持不住自己的立场,丧失了自己的党性,忘却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迷恋上了物质享受,就会逐渐把公款吃喝看做理所当然的事,把迎来送往看做避之不去的应酬,把以权谋私看做正常的人情世故,慢慢的从物质上的享受演化到精神上的沉沦,堕入“习惯性腐败”的深渊。这就像有名的“温水煮青蛙”一样,由于青蛙在舒适的温水中自得其乐以致最后丧生。其实不少官员的贪污史亦是如此,不法者拉拢官员往往是从小恩小惠开始的。大贪巨贪们的“处女贪”,据有关专家统计大多在数百元到两三千元之间。因为这些钱远远达不到犯罪的标准,收受者不用怕因党纪国法的追究而累及自己的政治前途。沉浸于这种有所付出就有所得的舒适感觉中,贪官们生理上的条件反射慢慢丧失殆尽,心理上的警惕性开始逐渐瓦解直至钝化。最终只有落得个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下场。
而纵观董老的一生,是时刻把勤俭为人、廉洁为官挂在嘴边,放在心里,只求能为国家、为民族做什么,不求国家能回报他什么。董老总是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以党和人民的“老牛”自勉。北伐时期,为了将武汉置于自身的掌控之中,蒋介石想方设法拉拢董老。派人数次收买董老,被董老义正辞严的拒绝道:“只要蒋总司令革命,我董必武坚决拥护;我们为的是革命,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名利地位”。董老从革命起就树立了自己的立场“不计个人得失”、“不计名利地位”,董老深知在名利地位面前有第一次伸手,就有第二次的沉沦,就难以把持住自己的原则与立场,养成了以权谋利的习惯,就难以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容易犯错误,丢失自己的党性,忘却“革命原非为个人,支持群众得翻身”的革命目的。
1949年11月董老因为公事出差到南京,针对同行工作人员想索要一辆黑色别克小汽车的想法,董老十分严肃的说道:“我和你们约法三章:不许向地方要东西,更不许以我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活动,不许接受礼物。你们若是违反了,我就送你们到公安局去。”[1]因为董老知道我们国家才建立,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近代工业只占全部经济生产百分之十,小生产占百分之九十”。这样的条件下切不可搞特殊化,抱着“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心态向地方索要东西。董老在1949年5月10日的《努力做好政府工作》中就指出了“特别要求党员同志,要以身作则,重视政权工作,须知我们革命的目的之一,便是掌握政权,进而通过政权来发号施令,为人民谋福利。所以要求各位同志,不应过分考虑地位、兴趣、待遇等,而是要服从工作的需要。”[2]如果党员同志一旦向地方索要东西,利用权力搞特殊活动,收受别人的礼物,就会形成不好的社会风气,引起别人的效仿,增加腐败的犯案率。董老知道要想树立政府的权威,“不是建筑在群众的畏惧上,而是建筑在群众的信任上”,[3]必须通过自己的所言所行树立表率,养成不收一点小恩小惠的习惯,赢得民众的支持与信赖。
1957年,董老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央安排了一个大院子给董老,董老毅然搬离了中央配给的大院,对家人细心的解释到:“第一,为我一个人,要有警卫排,要烧锅炉,要煤,要人跑这么远送文件,搬到中南海,这些都统一解决了,为国家节省了人力物力。我不该搬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