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X线CTMR影像诊断学对比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脊柱骨折X线CTMR影像诊断学对比分析

脊柱骨折X线CTMR影像诊断学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讨论X线、CT、MR在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CT、MR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良好的平片只显示脊柱二维结构,CT、MR显示脊柱的三维结构,CT、MR对爆裂骨折能做出全面证实和诊断,对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改变,椎管继发狭窄,脊髓是否挫伤,CT诊断具有优势。   [关键词] 骨折;X线计算机;CT;MR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097-02      脊柱骨折占全身骨骼骨折的重要比例,而爆裂骨折在脊柱骨折中是十分常见的,约占脊柱骨折的35%,尤其是不稳定型爆裂骨折,常伴有脊髓损伤,甚至引起截瘫。平片有时难以显示椎弓、小关节、椎间盘和脊髓损伤情况,而CT能安全、快捷、准确地显示和诊断爆裂骨折,从而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56例,女64例;最大者 80岁,最小者30岁,颈椎骨折22例,胸椎骨折25例,胸腰椎骨折55例,腰椎骨折18例。   1.2 临床表现   搜集1998~2003年120例脊柱爆裂骨折患者的完整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骨折的发生原因中,交通事故52例,高处坠落35例,重物砸伤23例,老年人行走摔倒10例。临床症状均有患处疼痛,压痛和强迫体位,部分有肢体瘫痪,腰部胀痛,大小便失禁,胸闷,气短,休克等。108例行手术治疗,12例行非手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例死于并发症,死亡率4.1%。   1.3 检查方法   常规摄取脊柱正侧位片,必要时加双斜位片,全部行CT检查。我院采用岛津4800 TE 全身CT机,采用美国GE公司0.5 T核磁共振机,采用T1WI,T2WI,矢状位,冠状位,轴位扫描。厚度和间隔10 mm,如需薄扫时可用2~5 mm 扫描,并进行重建。   1.4 X线、CT、MR表现   1.4.1 X线表现平片显示椎体自然形态部分或全部消失,椎体骨密度减低,并见大小不等的碎骨片向椎体周围移动。正位片: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侧位片:椎体变扁,延长,呈楔型变,椎间隙变窄,严重者引起椎体明显前突、后突畸变,椎体错位;双斜位:小关节紊乱、滑脱、绞锁、移位。根据椎间孔是否增大、变小,是否导致椎体滑脱,从而判断脊髓是否受压、损伤。   1.4.2 CT表现椎体变扁,延长可见椎体前后方及椎间隙内有碎骨片,椎体骨质密度减低,附件可见线型、斜型、粉碎型骨折线,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神经根受压,严重者可引起继发性椎管狭窄或脊髓挫伤。   1.4.3 MR表现椎体楔型变,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如压缩性椎体向椎管内突出,可见硬膜囊及脊髓前缘受压,脊髓水肿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脊髓急性出血时,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亚急性出血时,T1WI呈高信号,T2WI也为高信号。      2 结果      按照目前国际通用的Pnes分类法,将爆裂骨折分为5个类型。各类型的平片, CT结果如下:   2.1 椎体上、下终板骨折   本组45例,占37.5%,均见椎体呈爆裂,线状骨折线,累及上下终板,27例见椎体前或周围有碎骨片。18例碎骨片向后突入椎管内, 9例伴有横突,椎弓骨折,2例见棘突骨折,7例伴有终板和关节突骨折。   2.2 椎体上终板骨折   本组64例,占53.3%,32例见椎体上缘碎骨片向椎体前移位,19例见椎体管内有碎骨片,硬膜囊受压,11例伴有椎板骨折。   2.3 椎体下终板骨折   本组15例,占12.5%,均见椎体下缘骨折,4例碎骨片及碎裂的椎间盘突入椎管内,压迫神经根。1例见椎板骨折。   2.4 椎体上、下终板加关节突骨折   本组9例,占7.5%,见椎体爆裂骨折,并有小关节突骨折。其中,5例双侧小关节突骨折,4例伴有椎体前脱位;2例脊髓受压损伤。   2.5 椎体侧壁骨折   本组5例,占4.1%,3例椎体骨折,碎骨片向左右突入椎管,使椎管矢状径减小,侧隐窝变窄,1例椎体碎骨片向后突出,伴有小关节骨折。      3 讨论      根据Denis 脊柱三柱结构理论[1],前柱由前纵韧带、椎体纤维环和椎间盘的前2/3组成,中柱由椎体、纤维环、椎间盘的后1/3和后纵韧带组成,后柱由椎弓、小关节突、横突、棘突后韧带组成。   爆裂性骨折可分为单椎体、多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