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茵栀黄注射液抗胆汁淤积药效成分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お
茵栀黄注射液抗胆汁淤积药效成分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お
[摘要]筛选茵栀黄注射液中的主要药效成分,评价其调节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发挥护肝作用的机制。选用雄性健康ICR小鼠30只,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绿原酸组、栀子苷组、黄芩苷组、滨蒿内酯组。检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绿原酸组小鼠血清ALT,AST,ALP,TBA水平分别为(1589±253),(1832±256),(2638±987) U?L-1,(4063±767) μmol?L-1,栀子苷组小鼠分别为(2054±236),(2428±519),(3509±503)U?L-1,(4286±711) μmol?L-1,均低于模型对照组(5952±1094),(12837±1797),(16952±962) U?L-1,(13250±3300) μmol?L-1。肝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绿原酸组、栀子苷组小鼠肝细胞的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轻。荧光定量QPCR检测显示,给予绿原酸、栀子苷治疗后,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变化较模型对照组均发生了代偿性的逆转。茵栀黄注射液中的绿原酸和栀子苷能有效改善胆汁淤积、肝功能及肝脏病理性损伤,并逆转ANIT引起的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mRNA变化,从而起到肝保护作用。
[关键词]茵栀黄注射液;绿原酸;栀子苷;胆汁酸代谢;肝内胆汁淤积
茵栀黄注射液由茵陈、栀子、金银花、黄芩等4 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疸和降低转氨酶的作用[14],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胆汁淤积。茵栀黄注射液作为复方制剂,由于其配伍成分组成复杂,其具体药效成分及药理学机制尚不清楚。前期,本课题组采用LCMSITTOF分析技术,归属推导了24种成分,初步鉴定了茵栀黄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黄芩苷、绿原酸、栀子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栀子酸、新绿原酸、咖啡酸、滨蒿内酯等[56]。其中,黄芩苷、绿原酸、栀子苷是含量较多的组分, 本研究将对这几种主要成分的药效活性进行筛选。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胆汁淤积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相关机制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现已研究证实,分布于肝细胞膜血管侧膜转运体 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Oatp2)及胆管侧膜转运体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胆盐输出泵(Bsep)对胆酸盐及胆红素的转运具有重要作用[79]。因此,对胆汁酸代谢相关酶及转运体的研究成为治疗胆汁淤积的新方向。
绿原酸是茵陈的主要成分,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清热解毒等功效。研究发现,绿原酸对CCl4引起的肝毒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0]。栀子苷作为栀子的主要成分,对酒精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11]。研究报道黄芩苷固体分散体对小鼠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12]。滨蒿内酯作为茵栀黄中的成分之一,能够通过激动CAR受体提高胆红素清除率[13]。本实验通过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小鼠动物模型,研究茵栀黄中的主要成分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滨蒿内酯等对ANIT诱导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胆汁酸代谢相关转运体表达的影响,以期从分子水平探讨茵栀黄中主要成分的作用机制及靶点,为基于传统中药天然活性成分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
α异硫氰酸萘酯(ANIT,Sigma公司);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滨蒿内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定量PCR试剂(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Roche公司);定量PCR仪(LightCycle 480,Roche公司);肝功能有关试剂盒(长沙永和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雄性健康小鼠30只,体重(20±5)g,宁波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YX所有动物饲养于宁波大学实验动物房,室温恒定,经过适应性喂养,饮食、饮水正常者,无不良反应,即纳入实验。
2方法
21动物实验
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绿原酸组、栀子苷组、黄芩苷组、滨蒿内酯组,每组各5只。绿原酸组、栀子苷组、黄芩苷组、滨蒿内酯组分别灌胃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滨蒿内酯(50 mg?kg-1?d-1,其中,绿原酸、黄芩苷、滨蒿内酯溶解于玉米油中,栀子苷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共计5 d。第4天,模型对照组、绿原酸组、栀子苷组、黄芩苷组、滨蒿内酯组分别采用ANIT灌胃1次(75 mg?kg-1),诱发小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变。同时各组继续分别灌胃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滨蒿内酯,共计5 d,ANIT灌胃48 h后所有小鼠处死。
22标本采集及保存
小鼠于眼眶采血后,15 mL离心管收集血液,并脱颈处死。将其固定在手术台上,剪去腹部鼠毛,将腹部皮肤及皮下组织一并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