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调查性报道伦理守则探析
美国调查性报道伦理守则探析
摘 要 作为美国“新闻界的奥斯卡”,普利策奖折射出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文章试图透过第100届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获奖作品探究美国调查性报道的伦理守则。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应该坚持四条伦理守则:保护消息来源的安全;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避免“侵扰悲痛”行为;坚守探求真相的初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从业者经常陷入“报还是不报”“怎样报道”的伦理困境,笔者认为其成因有三:一是混淆了两对关系;二是公众监督不力;三是由调查性报道的特点决定。
关键词 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调查性报道;伦理守则;伦理困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2-0144-03
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4月18日,第100届普利策奖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美联社凭借《血汗海鲜》系列报道荣获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美联社的4名女记者通过历时18个月的调查报道,揭露了东南亚水产捕捞业虐待奴工的现象。该报道使2 000多名奴工重获自由,推动了相关法律的完善,捍卫了公平与正义,因此得到评委们的赞赏。不仅如此,《血汗海鲜》系列报道还荣获安东尼?夏狄德奖、乔治?波尔卡新闻奖和巴利特和斯蒂尔金奖。此报道有何成功之处?这些耀眼的光芒又折射出美国调查性报道的哪些伦理守则?
1 调查性报道及其伦理的界定
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报道形式,因其致力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维护公平与正义,自问世以来就备受美国新闻媒体的青睐。荷兰学者兰代尔认为“调查性报道是新闻报道的基本方法与更先进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它最主要的特点是调查研究的原创性。”①甘惜分先生认为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②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指出“调查性报道是以调查事件来龙去脉、揭示某些涉及公众利益的事件信息及事件原委为己任的一类报道。它往往用以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知情和思考的深度需要,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报道样式。”③虽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是我们结合实例和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表述,不难总结出调查性报道的四个特性:第一,选题一般是负面的,以揭露社会弊端为主旨;第二,调查过程费时费力,充满艰辛;第三,报道全面深刻,影响巨大;第四,记者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说,正是这些特性使它与其它报道形式相区分。
“‘伦理’是指人类社会生活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理和规则或人类社会生活的秩序、规则及合理、正当的行为。”④作为社会伦理在新闻行业的具化,有学者认为“新闻伦理是业内适应新闻活动特点而形成的要求自己‘应当如何’的自律规范,以及公众认为该业在新闻活动中‘应当如何’的观念和舆论约束。”⑤新闻伦理是整个社会伦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调查性报道的伦理守则又难以独立于新闻伦理,鉴于此,笔者认为调查性报道的伦理守则就是新闻从业者在深入调查、全面报道和有效传播环节所进行的自律以及公众对其职业行为的舆论约束。
2 美国调查性报道的伦理守则
由于国情和体制的差异,我们不可能照搬美国调查性报道的采编手法和运作规则,但是只要调查性报道服务公众,推动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不变,只要我们还利用它探求知识和真相,新闻伦理就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2.1 保护消息来源的安全
有人说,“见闻广博的消息来源是记者的面包和黄油,倚重他们能创造出真正错综复杂的新闻作品。”⑥消息来源为记者提供惊天内幕,记者则相应的承担起保护消息来源的责任。美国新闻界向来重视保护消息来源,因拒不透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而“藐视法庭”的记者甚至会被公众追捧为英雄。
美联社的4名女记者就是公众心中的英雄,不仅仅因为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得主的光环,更是因为她们在抢发独家新闻和保护消息来源之间选择了后者。在历时18个月的调查报道中,超过300名奴工通过各种渠道向美联社提供消息,他们讲述了自己被欺骗或绑架的经历,告诉记者他们被虐待的绝望和无奈,他们帮助记者深入了解东南亚水产捕捞业的黑幕。4名记者也意识到,一旦报道发出来,等待这些奴工的就是死亡。于是他们决定在发布这一爆炸性报道之前,营救曾帮助他们的奴工――通过向国际移民组织提供相关资料,通过卫星定位捕鱼船,通过向印度尼西亚政府施压,4名记者使2 000多名奴工重获自由,同时迫使奥巴马政府和以沃尔玛为代表的零售商纷纷作出回应,强烈谴责虐待奴工的行为,并且推动了美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2.2 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
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媒体的记者编辑工作守则都要求记者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美国《隐私权法》也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无论从伦理的角度还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记者都应当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能以他人的隐私满足少数人的好奇心,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