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臭菘根部分离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
臭菘根部分离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
摘要:目的:对臭菘根部中分离的一种化学成分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柱分离纯化再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果鉴定,采用酶动力学方面对臭菘根部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5-二甲氧基-4-O-B-D-吡喃葡萄糖基桂皮酸其酪氨酸酶抑制研究。结果:从臭菘植物根部的甲醇部分分离的化合物3,5-二甲氧基-4-O-B-D-吡喃葡萄糖基桂皮酸,对单酚酶(IC50=0.4毫摩尔/升)和二酚酶(IC50=0.25毫摩尔/升)都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从臭菘植物根部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5-二甲氧基-4-O-B-D-吡喃葡萄糖基桂皮酸为酪氨酸酶的竞争型可逆性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为3.0997 毫摩尔/升。
关键词:臭菘;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动力学;3,5-二甲氧基-4-O-B-D-吡喃葡萄糖基桂皮酸
中图分类号:TQ464.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17
臭菘为天南星科(Araceae)臭菘属(Symplocarpus)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布于东西伯利亚鄂霍茨克、中国东北部、北美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吉林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松花江流域[1-4]。
臭菘生长于海拔300米以下地区,常生于湿草甸、沼泽或沼泽落叶林中、潮湿针叶林及混交林下,河渠的水流中也有生长。据《中华本草》记载在药理方面臭菘的根煎剂具有镇静、解痉和祛痰作用,解表止咳,化痰平喘,主治发烧头痛、气管炎咳喘等。臭菘叶主治风湿痹痛,有祛风除湿的功效。臭菘种子亦有镇咳、祛痰、平喘、强心的药效,主治气管炎咳喘[5]。目前对臭菘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报道很少,本实验从臭菘根部的甲醇部分得到1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为3 5-二甲氧基-4-O-B-D-吡喃葡萄糖基桂皮酸(为该植物首次分离得到),由于其是肉桂酸类衍生物亦为羧基化合物,据文献报道此类化合物有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6-8],而作为酪氨酸酶的抑制剂,可作于防止食品褐变的添加剂、化妆品美白的功能成分以及农业害虫的调节剂等[9,10]。本文从酶动力学角度分析了3,5-二甲氧基-4-O-B-D-吡喃葡萄糖基桂皮酸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为臭菘植物作为天然产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1 实验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
Varian Inova500型核磁共振仪,LCQ型质谱仪,ZF-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凝胶Sephadex LH-20,RE-52AA旋转蒸发仪,TU-1810紫外分光光度计,GB204电子分析天平,GF254硅胶板、柱层析用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所产,L-酪氨酸(L-Tyrosine)、左旋多巴(L-DOPA)、酪氨酸酶均为SIGMA公司产品,其他药品、试剂均为分析纯。
臭菘[Symplocarpus foetidus (Linn.) Salisb.]采于吉林省临江市老三队地区(N:41.56.596°、41.94452°E:126.81072°、126.8019°H:370m、573m正西坡)。经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胡全德教授和中药材学院李长田副教授鉴定,所采植物样品为臭菘属(Symplocarpus)臭菘(S. foetidus)植物。
1.2 提取与分离
将臭菘晾干,取干根2公斤,用95%工业酒精60℃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解压浓缩至浸膏无溶剂味,加水悬浮,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各萃取3次,将萃取后的剩余部分用硅胶色谱柱、氯仿―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又经凝胶纯化和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得193.23毫克白色晶体化合物。
1.3 结构鉴定
化合物为白色结晶(甲醇),1H NMR (300 MHz, DMSO)δ 12.29(s,1H), 7.51(d,J = 15.9 Hz,1H),7.03(s, 2H),6.53(d,J = 15.9 Hz,1H),5.03(d,J = 7.4 Hz,3H), 4.95(d,J = 17.3 Hz,2H),4.43(d,J = 25.4 Hz,1H),4.31(t, J = 5.3 Hz,1H),3.62 - 3.50(m,1H),3.40(dd,J = 11.4, 5.7 Hz,2H),3.19(s,2H),3.10(dd,J = 25.3,8.7 Hz,3H)。
13C NMR(101 MHz,DMSO)δ 167.55(C-1),118.36(C-2),143.87(C-3),129.59(C-1),106.65(C-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场心理学培训课件.pptx VIP
- 第一单元作文“青春情怀”导写及范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2024年大学毕业生薪资待遇与行业发展报告.pptx VIP
- 2025年新版招聘看护队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最新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博饼规则(含图及奖品分布).xls VIP
- 2024年~2016年历年事业单位场监督管理局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8套.docx VIP
- 从商业角度看《孙子兵法》受日本人喜爱的原因.docx VIP
- 抗精神药物常见不良反应.pptx VIP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价值”单元主题作文导写及范文赏析3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