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脐疗――自我改变癌状态方法
脐疗――自我改变癌状态方法
作者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中医脐疗治病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早在殷商时期,太乙真人就用熏脐法治病;彭祖也用蒸脐法疗疾。《内经》、《难经》对脐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也有详尽的论述。
脐疗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敷脐、贴脐、填脐、熨脐、熏脐、灸脐等。
■ 隔姜灸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脐上,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 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 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 温灸器灸
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脐上,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用。
脐疗用药很讲究,清代名医吴师机指出:“必得气味俱厚,药性走窜……可以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我们根据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这一理论,应用中药敷脐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取得良好疗效,该方法使用方便,简单易学,现介绍如下:
■ 肿瘤外压肠管引起的肠梗阻
腹腔或盆腔肿瘤压迫肠管引起肠梗阻临床常见,目前多采为持续胃肠减压,疗效并不满意,使用下方敷脐可以较好地解除或缓解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常用药:肉桂、川椒目、莱菔子、吴茱萸、生大黄、枳实、厚朴、焦槟榔、冰片等。上药粉碎成细末,过筛后混匀,每次取适量药末置脐上,再用外封固定,24小时一换。
■ 肿瘤化疗引起的腹泻
化疗药如阿糖胞苷、硫鸟嘌呤、放线菌素D、5-氟脲嘧啶、羟基脲、甲氨蝶呤、拓扑替康、丙脒腙和亚硝脲类药均可引起腹泻、腹痛,尤以5-氟脲嘧啶、拓扑替康引起的腹泻最为常见。5-氟脲嘧啶普通剂量每周1次极少产生腹泻,但大剂量或连续给药可导致粘膜炎甚至血性腹泻。这种副反应的出现往往在用3~5天才较明显;而且用药时间或药物接触时间越长,反应越重。其原因为药物抑制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分裂繁殖,导致粘膜受损,出现腹泻、腹痛。中药敷脐治疗腹泻有较好的疗效。常用药物:补骨脂、肉豆蔻、五倍子等。上药研末过筛备用,取药末适量,敷贴脐部神阙穴,用胶布固定,24小时一换,直至腹泻消失。配合艾灸神阙穴,每天1次,每次2小时以上。
■ 癌性腹水
癌性腹水的成因不外肿瘤直接侵犯腹膜、继发感染、肿瘤阻碍血液及淋巴回流、门脉高压、低蛋白血证等。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不多,且疗效不尽如人意,可采用川椒目、桂枝、细辛、黄芪、龙葵、猪苓、茯苓,共研细末,加白醋、蜂蜜适量调成膏状,敷于神阙穴,同时可配合外用艾条灸脐部药物,每次2小时以上,每日一次,药物去除后外涂红化油防烫伤。疗效较为满意。一般当日起效。
■ 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是肿瘤常见并发症,目前治疗疼痛方法较多,配合中药可明显加强治疗疼痛效果。药用蜈蚣2条,白屈菜、徐长卿、川乌、元胡各15克,麝香3克。以上诸药粉碎后研末,过筛,黄酒调匀成膏,敷于脐部,外用艾条灸脐部药物,每次2小时以上,灸后用伤湿止痛膏封闭固定药物,24小时一换,7天为一疗程。
■ 肿瘤引起的便秘
肿瘤病人由于化疗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用5-HZ止吐、或用利尿剂、或由于胃肠蠕动及排空功能差,同时由于进食量减少,内脏神经功能紊乱,均易诱发便秘的出现。目前西医主要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药及灌肠来治疗,长期使用效果不佳。运用中医脐疗,能起到较西医无法达到的疗效。药选生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焦槟榔、炙甘草各等份,粉碎研末,每次取3克药末食醋调匀成膏状,敷于脐部,外覆塑料纸胶布固定6小时,每日一次。
■ 肿瘤化疗呕吐、胃胀
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早期毒性反应,严重呕吐可致脱水、电解质失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