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产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国产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

解读国产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   [摘 要] 电影的商业性是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艺术性则是电影的根本属性。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二者缺一不可。而当下的国产电影,未能妥善处理好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现象。商业性电影票房屡破新高,受众群体小的艺术性电影则在夹缝中求生存。文章以当下热门的电影为例,深层次解读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阐释两者的有机融合,探知国产电影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 国产电影;商业性;艺术性   1911年,意大利人里佐托?卡努杜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自此电影被称为独立于戏剧、音乐、绘画等六门艺术的“第七艺术”。然而,电影并非诞生于神圣的艺术殿堂,而是巴黎的一家地下咖啡馆。显然,电影是作为一个公共娱乐项目问世的。①自电影诞生之日,商业性就紧密相连,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电影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满足人类精神交流和审美需求的功能。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国外高投资制作的商业大片,使得众多引进者获取了高额的利润,国内的电影理论界就开始了关于电影商业性的思考,并引发了关于如何认识电影的商业性、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孰轻孰重、二者是怎样一种关系等相关问题的深层次的讨论。②   笔者认为,在当下的电影市场环境中,商业性是创作者秉持受众为王、用户至上的原则进行创作,大众是票房和利益的保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赢取利润。换言之,商业性是所谓的“利”。而艺术性是创作者与接受者所进行的优质艺术对话,创作者在表达自我的同时满足了大众的审美追求,为此大众对作品及主创人员颇为赞赏,即艺术性是所谓的“名”。如何做到名利双收,是持续萦绕在创作者心头的问题。近年来,国内电影创作出现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直接原因就是未能处理好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   一、国产电影创作现状   中国的电影相较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而且在诞生之初就担负起政治宣教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其发展。但随着电影市场意识的觉醒,商业性在中国电影行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使得中国电影在走向产业化、市场化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商业大片占领各大影院,不断冲击着受众的视觉神经。而喜剧片作为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越发凸显出其市场价值。受众群体较小的艺术片,则在夹缝中寻求一线生机。此外,当下的中国电影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好莱坞的类型化道路,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杂糅的风格。不过,商业性与艺术性融合,仍是当下中国电影所必须面对的难题。   (一)侧重商业性而忽略艺术性   由于中国电影长期担任宣传教育的角色,抑制了电影的商品属性,使得国产电影中缺乏大制作的商业电影。但随着电影市场的显在体现,电影的商业价值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商业大片如雨后春笋般生长。2002年由张艺谋执导的武侠电影《英雄》,将中国特有的类型片武侠电影与好莱坞式大片融合在一起,旨在打造带有民族特色的商业大片。自此,电影界导演都跃跃欲试,不断推出商业性电影,如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私人订制》、姜文的《三枪拍案惊奇》等。近几年,徐峥的“?濉毕盗械缬案?是炙手可热,屡破票房纪录,尤其是《港?濉罚?最终票房累计1613亿元,打破了中国电影史2D片最高票房纪录。但是,不难看出,这些商业性电影虽然满足了受众的视听需求,且票房屡破纪录,口碑却是不甚良好。究其原因,制作方着重挖掘电影的商业价值,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电影不是普通的娱乐项目,而是一门要滋养人心的艺术。   (二)侧重艺术性而忽略商业性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虽不够完善,但也不乏享誉海外的艺术之作,如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陈凯歌的《活着》《霸王别姬》,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等。但近年来,随着商业大片的兴起,艺术片举步维艰,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一些艺术片导演在当下的电影浪潮中,逐渐迷失自己,如姜文的《一步之遥》,陷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上映后不断遭受电影界各方的批评。而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上映后,也是备受争议。于普通大众来说,这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影片,于电影人士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究竟孰对孰错,很难定论。或许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仅侧重于艺术性的表达,对于商业性没有做过多的考虑。无可否认,电影是一门艺术,但却是为大众服务的艺术。导演倘若忽略电影的商业性,一味注重自我艺术表达,将观众的感受置之度外,只会落到曲高和寡的地步。   (三)艺术性与商业性的有机融合   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一直是中国电影亟待解决的难题。商业价值的挖掘,使得国产电影出现越来越多迎合大众口味的影片,但不免走向下里巴人的误区。一方面,商业性电影不断涌现,观众目不暇接;另一方面,艺术性电影少有新作,票房惨淡。不过,这并不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