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温庭筠词中女性形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温庭筠词中女性形象

解读温庭筠词中女性形象   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被选入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板块中。教学中师生共同的感受是温词中字面上平和温婉,内容上有闺阁艳冶之风,然而词意却无限凄凉哀痛,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呢?带着这个问题,师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联系作者的生平际遇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再联系其他温词以其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口来探究温词中绵密隐约的情感折射。   温庭筠,字飞卿,是初唐宰相温彦博之裔孙,有过显赫的家声。而温庭筠又少负才识,除了善于鼓琴吹笛之外,尤长于诗词。其诗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他的《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是数举进士不第。他恃才傲物,藐视权贵。他非议朝政,对宰相令狐啕的不学无术大加嘲讽,并指责其结党营私,治国无方。因此令狐啕奏他有才无行,不宜与第。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并非才学不高,而是因为被当权者所妒。怀才不遇,潦倒终生的人生悲剧,使得温庭筠长期出入于秦楼楚馆,有着广泛接触歌妓舞女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他的词作中显而易见的悲愁就是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有意无意的折射。但其词中的闺阁情怀和艳冶之风又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温庭筠是第一位大力作词的文人,他奠定了词的“类型风格”即“艳情性”的基石。词兴起于中唐,至晚唐、五代蔚为大观,它的起与盛都蕴含着深刻的时代动因。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发生的安史之乱,使唐代的社会文化遭到重创,社会动乱使文人染上沉重的政治上的失落感,为了寻求一种心理平衡,他们将人生追求由跻身仕途转向自我,转向内心,“走进了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捕捉追求中。”   晚唐文人生活在一个经济畸形繁荣的特定的社会环境。晚唐社会,文人们的生活情趣大都不很严肃,他们放荡不羁,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多以狭游畅饮为乐事。这种社会风气必定会在文人笔下表现出来,而表现风流艳事,抒发个人情怀又莫过于在樽前月下浅唱低吟的词了。晚唐五代衰败的社会,使文人们的感情从热衷于仕途而趋于沉静和颓丧,他们的作品也就比较注重表现个人的情感,因而多写闺阁情怀和离愁别绪了。文士、达官、富豪都在回光返照式的繁华中及时行乐。花间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注定了要以侬丽绮艳为最大特征才能得以广泛传播,因为歌台舞榭上、贵府酒筵里是它的流播之地。   社会发展到晚唐,滋生了最适合词生长的土壤。词原本属于娱乐性的艺术,与风月艳情的世俗风气联系在一起,而温庭筠又把它推进了一步,在抒情内容和艺术创造上都有突破。但仅从温词的文本本身来看,多是描摹女子的体态、衣饰和一些娇憨的举止。而所表现的情绪又多是孤独无奈的愁怨。这和词人的遭遇和当时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师生通过对《菩萨蛮》及其他补充的温词的赏析探究得出温庭筠在词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及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形象的单一性作者基本上不使男性形象进入词中,这种安排大致有两个原因:1、单一女性形象的出现迎合着歌筵酒席上男性观赏女性美的心理,他们需要这种能愉悦感官的绮罗香泽之态,和满足着他们品味女性恋情时的男子虚荣心。如温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偷里暗形相,不如从嫁与,做鸳鸯。”2、词中女主人公孤独自处的境况或结局也能说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那时女性的爱情生活是很不幸的,或远人长期不归,或遭薄情郎遗弃;她们或默默等待,或痛定思痛,抑郁愁闷之情已成为其感情生活的主旋律。如“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词人不直斥男人的负心行为,而将他们隐去,使女性的形象更加纯美,且更富于悲剧意味。   情感内容的复杂性1、闺怨、宫怨 温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闺怨词。如“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写女子更换新衣时,忽见衣上有一双双的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写闺怨之情含而不露。“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写因思君而憔悴不堪,以花貌与容貌对举,造语功深。2、怀远“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怀远主题不是温庭筠独创,但在他手中又别有一番幽咽的风味。通过一人、一事、一物或一举手、一投足、一凝眸,女主人公的怅惘之情就已不待多言了。3、离情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环境之凄清寂寥,情感之含蓄深沉,此一句乃离情之千古绝唱。4、闲愁温词中有少量作品描写莫名的愁绪。如“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维。”写采莲女子面对寒浪产生的惆怅之情。“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这首词只写妇人梦后无名的惆怅。纵观温庭筠的词,可以看到温词无论写闺怨、怀远、离情或闲愁,其描摹的女性都很少直接涉及到人物的心理,往往是通过间接的衬托或烘托逐步暗示,因而显得含蓄深隐。   表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