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木生火与火克金治则学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木生火与火克金治则学意义

论木生火与火克金治则学意义   摘要:从中医藏象的生理、病理、临床三方面论述五行中木生火、火克金的关系,提出添木壮火、制火清金的中医治法。   关键词:五行生克;木生火;火克金;制火清金法;添木壮火法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601-02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它的起源,最初来自于五材说。《国语?郑语》有云:“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更明确指出:“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这些均足以说明:那时的金、木、水、火、土是指生活上的不同物质,即称“五材”。既然五行的概念,是来源于各种不同性能的物,而各种性能不同的物,相互之间就会发生不同的关系:燃木以炼铁、用铁以伐木、用水以灭火……因此五行也随之产生了相生相克的说法并表现出了相对的动态平衡。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上述的治疗方法在中医理论教材中均有详细的论述,然而运用术生火、火克金的关系来确立治疗方法却很少被提及,因此,清晰认识木与火、火与金的相互关系,并且将其运用于临床治疗,对于完善五行学说的逻辑严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木生火及火克金在中医藏象生理学上的应用      1.1木生火   五行在中医学方面,首先是作为生理活动的综合概括而作用于五脏的,即“肺属金、心属火、脾属土、肝属木、肾属水”。《五行?大义》有云:“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运用五行学说,通过比类、取象,五行中的木火相生关系在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中即表现为肝脏对心脏的滋养关系: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肝的疏泄升发也有助于心阳的旺盛;此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就能辅助心主神志的功能,达到血气和顺,心情舒畅。生活经验表明:当人们情绪激动时,心跳就会加快,情绪激动就是肝脏疏泄功能的表现,心跳加速是心阳旺盛的结果。      1.2火克金   《医经精义?上卷》有云:“人之五行,心火温肺,而后胸中阳和,无害饮咳痹之证,故心火者,乃肺之主也。”火金相克美系在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中则表现为心脏对肺脏的制约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曰:“金得火而缺……万物尽然,不可胜竭。”《读医随笔?承制生化论》又有云:“金承以火,则金自有所成而不顽承者,隐制于未然,斯不待其无,而害消于不觉矣。”肺主气而司呼吸,心之阳气可以制约肺气的宣降太过,以保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      2.木生火及火克金在中医藏象病理学上的应用      2.1木不生火 心居于上焦,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含魂,故《诸病源侯论》有云:“荣气者,从肝心之所生。”肝生心(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主疏泄调节气血运行有利于心主血脉。肝虚不能温养心脏,则表现为血亏和生气不强、心血和心阳以及心神衰弱,病理表现为消瘦、胆怯、心悸、惊惕、健忘、失眠、脉象细弱或结代或寸脉不静等。肝又为藏血之脏,内寄相火为肝的生发之气,心主生血而司君火,火明则神志清朗,故木不生火的虚证,多见神情澹荡不收,意志消索。《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卷十》有云:“肝藏寒气移于心,心主火而藏神,神为寒气所薄,薄则乱,故狂、膈中。”近年,有学者观察到肝病肝郁证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心肌代谢和功能的变化,以及微循环障碍。如有人采用微电极记录肝郁动物在体心肌电位,观察到心肌电位有效不应期和复极化时间明显延长;采用离体心肌细胞微电极记录方法,观察到肝郁动物心肌细胞电兴奋性明显下降。上述结果提示肝气郁结可导致心血瘀阻证产生。      2.2火旺乘金   心肺同居上焦,正常生理情况下,心阳可以制约肺气的宣发肃降,即是“火克金”,但在病理状态时,则会表现为“火旺乘金”或“火不克金”。心火旺则会消灼肺脏气阴,易使肺热伤津,临床可见膈消心烦嗌干,舌上赤裂,大渴引饮,喘咳,咳血等;心火衰微,亦可致火衰金冷,肺金失于温煦,肺气升降便可因寒邪所阻,发生喘息、咳唾。《素问?气厥论》有云:“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曰:“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再如吴瑭认为温邪为火之气,肺为金之脏,温邪上受,始于手太阴,是火乘金,阐明了温病不同于伤寒的发病机理。又如绮石运用“火刑金”理论,阐发了虚痨的病机,他在《理虚元鉴》中详细论述了伏逆之火,燔灼肺金,清肃之令不行,金不生水,水火失济,阴火复炎,从而发生劳咳、吐血、骨蒸、梦遗、滑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