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综合性学报作者归属感培养
论综合性学报作者归属感培养
摘要:综合性学报因为主题分散、读者少而难令作者产生归属感。但是,随着阅读习惯和评价机制的改变,综合性学报终将获得与专业期刊同等的发展契机。研究了综合性学报培养作者归属感的策略,主要包括综合性学报应以学术新秀为培养目标;在编审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将作者纳入学报的决策之中,使作者产生成员感;通过论文推送提升论文影响,对作者产生吸引力。《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实践证明了作者归属感培养策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综合性学报;归属感;学术新秀;论文推送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7)02-0105-04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cattered theme and few readers, it is difficult for authors to produce a sense of belonging to comprehensive journals. However, with the change of the reading habits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comprehensive journals will get equ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with professional journal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authors’ sense of belonging to comprehensive journal. The strategies mainly include: taking new scholars as training goal; providing good services to reduce the distance with the authors; involving the authors in decision-making to form authors’ sense of ownership; exten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ir papers by recommendation to hold great attraction for authors. The practice of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has prov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ultivating strategies of authors’ sense of belonging.
Key words:Comprehensive journals; Sense of belonging; New scholars; thesis recommendation
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组织在思想、感情上产生的认同感、价值感、使命感和成就感等感情。培养作者对学报的归属感就是让作者认同学报,将自己视为学报的一员,关心着期刊的发展和荣誉。学报的发展离不开作者的支持,作者归属感的培养有利于编辑部与作者形成合力,更好地提高刊物的影响力。
一、综合性期刊作者归属感培养的困境和机遇
朱剑指出:“跨越了多学科的综合性期刊很难培养起一般学者对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难有自己的忠实作者和读者。”[1]李记松也认为:“让作者始终具有归依( 归属) 感的根本办法还在于让期刊成为作者所属的学术共同体公认的交流平台,使得该作者的作品通过这个平台能得到最好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学报这样的多学科综合性期刊是最难令作者产生归依( 归属) 感的。”[2]确实如他们所言,与专业期刊相比,综合性学报因为主题散、读者少而不受作者的青睐,作者很难对综合性学报产生归属感。
但是,随着阅读习惯和评价机制的改变,综合性学报终将获得与专业期刊同等的发展契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者的阅读习惯,“读数据库”成了学者获取学术信息的主要手段。与此相适应,传播中心也从整本期刊转移到单篇论文,学者不再根据刊名在期刊室翻阅纸质刊物,他们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通过提取主题、关键词等信息,在大型数据库中检索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论文学术水平高,无论是发在名刊上还是发表在综合性学报上都会被下载引用。论文的学术质量才是决定论文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另外,学界和主管部门也已意识到“以刊评文”的弊端。2013年11月2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