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儒家思想中完美人格思想
解读儒家思想中完美人格思想
摘要:儒家文化把人格的形成看成是成为人的标志。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孔子一生倡导健康人格井身体力行之,其所倡行的健康人格包括:“爱人”,刚直不阿,应有志。不为人所屈,坚韧不拨地实践其理想追求,关注社会,热心救世,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等。孔子的这些思想,对塑造当代中国人的健康人格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儒家文化;孔子;完美人格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032--02
一、倡导“泛爱众”的仁爱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谓仁,指的是社会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仁者相人偶”,相人偶就是人与人相处。仁的思想就是将个人看成是社会中的人,是社会中的一员,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个人的一切言行都要顾及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原则就是“仁者爱人”,“仁者兼爱”,其方式就是“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由内达外,推己及人,人才能互相敬爱,这已近于现代平等思想,且是当代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
孔子还主张做人应“孝、恭、宽、信、敏、惠”。这是孔子提出的人之处世做人应做到的行为规范。“孝悌,仁之本。”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即是说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养的话,其他的仁爱是谈不上的。“孝”是与礼和仁结合在一起的。礼,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孝,处于仁与礼之间,是由礼至仁、由仁至礼的具体行为操作方式,因此也是仁和礼得以实现的根本,同时又是礼的实际内涵和行为表现,故孔子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可谓一语中的。孔子对人做了许多设定,“圣人”、“君子”、“仁人”、“小人”等,认为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行为。但在整体上,孔子提出了为人的一些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其要者如“恭”,即庄重。“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学而》)“恭则不侮。”(《阳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宽”,即宽宏大量。“宽则得众。”(《阳货》)“信”,即诚信。为人处世应讲“信誉”,无信无以立,“信则人任焉。”(《阳货》)“敏”,即敬业重事。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这样的结果是“敏而有功。”(《阳货》)“惠”,即慈惠助人。人不但应互相仁爱,还应互相帮助。乐于“惠”人的人,才能“足以使人”(《阳货》)等等。对以上这些标准和要求,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阳货》)。后儒包括《中庸》与《孟子》都认为“仁者,人也”,这样释仁是抓住了孔子仁学的本质。人之为人,需要道德来加以规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仁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之本质最完善的实现。“仁者,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任何人,只要他愿意实践仁,都能做得到。孔子终其一生,不懈地实践了上述规范,这是后人尊他为“圣人”的人格基础。
二、崇尚刚直不阿的君子品格
“君子”及其人格修养,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短的一部《论语》中,孔子论及“君子”的地方竟多达121处。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社会发生剧烈变动,大部分贵族丧失了土地和人民,地位一落千丈,有的还受到谴责和嘲弄,于是原有的贵族礼仪规范被破坏、被践踏、被僭越。君子的名实开始分离,君子称号的内涵开始丧失,君子原有的标准就失去了权威性和公认性,君子虽有其名却无其实,仅仅成为人们对别人的一种尊称。生于春秋这一中国历史上大动荡时期的孔子,非常不满于当时社会动荡的局面,认为这是“天下无道”,倾其一生,殚精竭虑致力于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可以说,孔子一生的全部言行都是为了这一目标。
仁是包括君子在内的一切人的精神原动力,其他道德人格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作为人格典范的君子,更应当对仁推崇倍至,以此作为自身道德的内在精神和人格基础。孔子的这种思想闪耀着原始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君子的这种内在的人格精神外化为行为就是“克己”、“敬人”,即要严以律己,尊敬别人。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君子在社会交往中,要以他人利益为重,以社会利益为重,心胸豁达,表现出坦荡荡的君子之风,做到性情恬淡,“君子无所争”(《八佾》),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卫灵公》),做到以各种规范准则严格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体现仁的精神。君子“克己”的另一方面则是“敬人”。仲弓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探询神奇的化学世界.ppt VIP
- 2025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长大》教案设计.docx VIP
- 实验室安全化学试剂与实验室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 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延迟退休政策深度解析.pptx VIP
- 桂13J603 住宅厨卫组合八字型变压式耐火排气道.docx VIP
- 2025年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docx VIP
- 《中国旅游文化》 课件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艺术文化.ppt VIP
- 《美国文学》教学课件Emily Dickinson (1830—1886).ppt VIP
- 规范《GB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