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听觉艺术在园林中应用
论听觉艺术在园林中应用
摘要园林是依靠多感官欣赏和领悟的综合性艺术,在园林中除了最主要的视觉感知以外,听觉艺术也始终贯穿其中。在园林中听觉与视觉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建构园林的各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都可以形成听觉美。通过分析园林中的各种听觉艺术的应用,总结出现代园林中营造园林听觉意境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园林;听觉艺术;园林意境;园林小品;应用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072-04
园林是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方式的综合的空间艺术,是通过唤起人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甚至是味觉各种感官共同构架和完善的通感艺术。所谓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唤起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单纯视觉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园林艺术效果的作用。在园林的欣赏空间中,风景中各种美的信息均会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天光云影、溪水叮咚、兰馥桂香、虫鸣鸟语等灵活多变的景物都可以为游赏者感受到,大大增加赏景的趣味。人的5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画竹歌》,里边有这样几句:“蝉娟不失绮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头静听疑有声。”写出了看一幅风竹图而似乎听到了竹林萧萧之声的通感联觉。诗人之所以会把一副描写风竹图的诗描写到了听觉的领域,就是因为在园林中欣赏过风吹竹草而发出的碎玉倾泻似的声音美,对此有深刻的体会,这里视觉和听觉一起构成的通感联觉打破园林、诗、画的疆界将其艺术感染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听觉艺术的媒介是声音,或者说是一种有组织的优美声音,声音之于听觉艺术,正如空间之于建筑。世界上不存在无空间的建筑,也不存在无声音的听觉艺术。园林中的听觉艺术比单纯的音乐艺术要宽泛一些,它不但包括优美的有节奏和旋律的音乐,还应包括能带给人们美好感觉的鸟鸣、蛙声、风声、雨声、水声等单纯的声音。
1园林中的自然之“音”
1.1山石带来的听觉美
由于园林中的山石多体现出“皱”、“透”、“漏” 等特点,当清风吹过,万窍生音。因有狂风与微风差异,山石则会发出大小不同的音高,它给人带来的声音感觉也是有差别的。“仁者乐山”,而山石产生的听觉美与山体的独特的视觉感联合在一起还可以引起人们对景观的深层遐想。
1.2流水带来的听觉美
“智者乐水”,水是园林的命脉,中国古典园林藏有限柔水,纳春露、夏雨、秋霜、冬雪四时之有情。叮咚清泉,潺潺溪流,哗哗瀑布,皆能产生美妙天籁。正所谓:“清泉落叶皆音乐,抱得琴来不用弹”。在园林中,利用流水给人带来的审美感觉,举不胜举。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洞,主要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引惠山之泉,饶流于墙外,经伏流后喷涌而出,几经曲折,涓涓不绝,水声婉转流畅,如8种器乐合奏,悦耳沁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态为动态;制造了曲涧清潭、寒泉飞瀑的绝妙艺术空间,是制造水动、水响来实现听觉美的上上之作。
1.3树木花草等植物带来的听觉美
“园林植四季之花木,以尽揽四季风神。”“植树引风”讲的就是风力作用于树木和花草所引起的听觉美,如苏州留园古藤绕廊,“一夜西风起,黄叶落满径”、“风休花尚落”等,此美妙声息,即便细微却依然美妙。如垂柳,“虽无香艳,而微风摇荡,每当黄莺交语之乡,鸣蝉托息之所,人皆取以悦耳娱木……”。可见树木花草,虽不能像水一样直接发出声响,但可招风、栖鸟、引蝶、纳雨、留露,间接制造声响――风呼、雨泣、鸟语、虫鸣等。花草树木如同一些美丽音箱,集无限而优美的天籁佳音,播放出来,给古典的园林添了很多听觉魅力。
1.4建筑带来的听觉美
“中国古代造园,大都以建筑物开路”。建筑给人带来的音响美也是丰富多样的。例如,中国古典建筑物的屋檐下一般多装饰金属铃铛,微风吹拂,那叮当叮当的声音清脆入耳,非常动人。园林建筑通透的门窗可透风通气,又可飞花过雨;在有风有雨的天气,发出音色各异的呼哨之声;加之树枝、飞花、落叶撞门、击墙、扫瓦的嗒嘀之声,犹如缠绵悱恻的弦乐和明朗清晰的打击乐混合交响。
1.5园林中动物带来的听觉美
园林中“静态”的山石、树木、建筑在自然中风、雨、雷、电、雪、霜的作用下本已能产生出那美妙的“天籁”之音,园林中活跃的动物则给园林的听觉美“锦上添花”。如“蛙跃古池巾,静潴传清响”、“鸟啼山更幽,连峰长回应”、“鱼跃青莲间,回响动涟漪”、“野鹤踱蹊径,声悠松亦远”、“蝉噪柳枝上,宁静归我心”、“蜂嗡花间,声彩飞扬”、“鹿鸣呦呦,共鸣漫漫”等,正如谐趣园得水、石、声、桥、书、楼、画廊、坊九趣,离开了“声”则此园和谐逊色、趣味顿逝。
2园林中的人为之“声”
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