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汉语英语有关牛词语语义差异
试论汉语英语有关牛词语语义差异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牛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密切的关系使得人类对牛产生喜爱、恐惧、崇拜等错综复杂的情感, 人们也常常借助牛来寄托和表达感情, 所以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许多关于牛的词语。这些词语反映了两种文化各自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两种语言之间深层的文化差异。研究这些词语,对于进一步认识汉语英语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对于进一步思考某些语言学问题,都会有所裨益。
下面试从语义蕴涵方面来考察一下有关“牛”的词语所反映的汉语与英语深层的文化差异。在从语义蕴涵角度分析有关“牛”的词语所反映的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之前,我们应该如实地承认:尽管汉语、英语分属汉藏和印欧两大不同的语系,其产生地相距遥远,语音、词汇、语法体系迥然不同,古代也没有地缘文化之间的影响,但是同样作为人类社会产生的语言,从各民族原点文化具有惊人相似之处的论断来看,也必然有其共同之处。
首先,语音与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同一物种,汉语将这种野生动物与野生驯化而来的家畜称之为“牛”,英语称之为“cow(母牛,奶牛)”“bull(未阉割的公牛)”“ ox(去势公牛)”,它们的语音与语义之间的联系都是偶然产生、之后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而固定下来的。可见,语言符号音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为什么会有语言之间的差别呢?人类社会本身并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分成了不同的部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习惯的差别,他们在选择语音形式、语法规则方面也按各自的意愿行事,同一社会集团的成员约定俗成、共同遵守,不同社会集团的约定俗成也不相同,所以出现语言方面的差异就不奇怪了。
其次,古汉语和英语都使用孤立、互不关联的不同的词来指称不同类别的“牛”。
在古代汉语中关于“牛”的说法有很多,如:“犍(今读jiān)”指去势的公牛、“犏(今读piān)”指公黄牛与母牦牛的杂交牛、“牯(今读gǔ)”指母牛也指阉后公牛、“牝(今读pìn)”最初用来指母牛、“牡(今读mǔ)”最初用来指公牛、“犊(今读dú)”指小牛、“物”指杂色牛、“特”指公牛。英语也使用不同的词来指称各种各样不同的牛,如:“cow”指母牛(奶牛)、 “bull”指未阉割的公牛、“ox”指去势公牛、“cattle”用作牛的复数、“buffalo”指(北美)野牛或(亚洲)水牛、“heifer”指未生过小牛的小母牛、“bullock”指阉牛、“calf”指小牛、“steer”指肉用的小公牛(通常指阉过的)等。之所以汉语和英语中牛的类别名称都有很多,是因为牛对人类来说很重要,曾经给予人类的社会生产与生活以很大的帮助和影响,因此需要对牛进行详细分类。“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命名活动本身即依赖于分类的过程。而人们的每一种分类都是被特殊的需要所决定和支配的,都是在文化社会的框架内进行的。”(见《文化语言学》,邢福义主编,第133页。)这足以证明中、英两种语言的原点文化有相似之处。
但是,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 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外, 还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牛在不同语言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1.褒扬程度的差异
汉语英语中有关“牛”的词语对牛的健壮勤勉虽多褒扬,但褒扬的程度不一样。汉语中牛非常有力气、强壮,常用“牛劲”、“九牛二虎之力”来比喻力气大;而英语中要用“horse”来表达这个意思,如:“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直译为“像马一样强壮”,意译为“非常强壮”或“体壮如牛”)。汉语多用有关“牛”的词语来赞扬勤勉辛劳,这类词语有“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等;而英语却说“work like a horse”(直译为“像匹马似地干活儿”,意译为“辛苦地工作”),以及“a willing horse”(积极工作的人)。另外,英文中有“cash cow”,意为摇钱树或赚钱良方,这个习语的产生来源于人类不需要给予乳牛太多的照看与花销,牛就为人类带来许多有益的资源。这似乎比中国的“孺子牛”更多了一层商业气息。
2.贬斥程度的差异
汉语中形容人自高自大的骄傲神气,用“牛”或“牛气”来表示,如:“他说话牛气哄哄,真是个牛人”;而英语却用习语“be/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盛气凌人)。比喻顽固, 汉语通常说“犟得象头牛”;而英语用“as stubborn as a mule ”(顽固得像头骡子)。 在汉语中一般用“蠢牛”来形容一个人蠢笨; 而英语中却用“ass” 来表达这个意思, 如,“ a pompous ass” (直译为“一头自负的驴”;意译为“一个浮夸的笨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学习单元1-5新车交付检查.pptx VIP
- 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与检修.pptx VIP
- CNG及LNG加气站风险管控资料.docx VIP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 .docx VIP
- 显示器色彩分析仪CA-410测头+PC软体CA-S40-KonicaMinolta.pdf VIP
- LNG加气站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控.docx VIP
- 品質異常反饋與處理實戰.pptx VIP
- 品質異常處理流程.ppt VIP
-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pptx VIP
- 2025-2030年药膳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