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形成及影响.docVIP

试论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形成及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形成及影响

试论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形成及影响   [摘要]从东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经历了一个逐渐定型的过程,其形成是时代骈体风尚、四言雅正观念、四言语音优势、译经者语言文化素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特殊的文体结构一经形成便无形地制约着译经者的遣词造句,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译经者往往采取增删字数等手段对文句进行调控,译经中不少表达形式的生成与这种调控密切相关。同时,为满足四言“二二”节奏对双音形式的需求,译经者还采取多种方式延长或简缩词语形式,以凑足四言。不可否认,由于译经者的这些努力,语言中形成了大量的双音新词语,客观上对汉语的双音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佛典;四言格;成因;词汇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较早涉及佛典文体问题的有“九分教”与“十二分教”之说。关于“九分教”与“十二分教”的具体所指,不同的佛典有不同的解释。综观《大般涅??经》、《摩诃僧祗律》、《大智度论》、《法华经》、《增壹阿含经》等诸经说解,无论具体解释如何不同,就文体形式而论,都包含了修多罗、伽陀、祗夜这三类最基本的文体形式。“修多罗”,梵文作sutra,是佛典中以长行直说经义之散文;“伽陀”,梵文作gāthā,是佛典中独立宣说教义之韵文;“祗夜”,梵文作geya,是佛典中重复阐释长行所说之教法的韵文。梵文原典中,“伽陀”与“?}夜”均为诗歌体式,“修多罗”则是与之相对应的散文形式,诗体与散体交替进行,构成了梵文佛典的主要文体特征。与原典文体相对应,偈散结合构成了汉泽佛典的主要文体特征:“偈颂”即原典“伽陀”与“?}夜”之总称,“散”即原典“修多罗”。然而,与原典截然不同的是,汉译之后,散体不“散”,并最终形成了以四言为主的独特文体面貌。      一、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发展概述      任何一种文体的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的定型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荷兰学者许理和(Erik Zfircher)在谈及早期佛经风格时曾指出:“按时间顺序来考察就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明显的层次,甚至在中国佛教活动的这个最初阶段,我们也看到从异域传人中国的异己文化逐渐被消化。”同样,若以译经时间先后为序纵览佛典,不难发现,从东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散体形式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早期汉译佛典中,散体形式一如原典,对句式、字数的多少没有限制。盖由于此时翻译实践尚处草创之际,梵客华僧“或善胡义而不了汉旨,或明汉文而不晓胡意”,译经往往是“听言揣意,方圆共凿,金石难和,碗配世间,摆名三昧,咫尺千里,觌面难通”。因而译经者多采用“敬顺圣言,了不加饰”的翻译方式,主要关注经义的再现,文体形式则不拘一格。如以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为代表的早期译经者,译经时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各种句式参差错落。   (1)时有千比丘、诸天神,皆大会,侧塞空中。于是有自然法轮飞来,当佛前转,佛以手抚轮,曰:止。往者吾从无数劫来,为名色转,受苦无量,今者痴爱之意已止,漏结之情已解,诸根已定,生死已断,不复转于五道也。轮即止。(东汉安世高译《佛说转法轮经》)   (2)去是间二万里,国名捷陀越。王治处其国丰熟,炽盛富乐,人民众多。其城纵广四百八十里,皆以七宝作城,其城七重,其间皆有七宝琦树,城上皆有七宝,罗觳缇缦以覆城上,其间皆有七宝交露间垂铃,四城门外皆有戏卢,绕城有七重池水。(东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九)   稍后的译经中,随着翻译实践的渐入佳境,不仅经义的表达较先前更为畅达,文体形式也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散体句式渐趋整饬,四言句的运用愈来愈多。在支曜译《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及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中本起经》三经中,首先出现了大篇幅齐整有序的四言句式。   (3)于时有贵姓子,名日善明,从同辈五百,人人各有侍者,执盖相随,来诣佛所。稽首如来足下,起住观众四面甚盛。仰视空中,率皆上人。天尊在座,端严直立。兴心念言:今日大福,遏此众会。欲设饮食,以供一日。计身所有,不能供办,施不等接,则非施也,我将如何?(东汉支曜译《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   (4)于时鹿园中间,有大众会,饮食歌舞。时有一女,端正非凡。于会中舞,众咸喜悦,意甚无量。女舞未竞,忽然不见,众失所欢,惆怅屏营。乃复于彼百步现形,大众驰趣,女引诣佛,奄然隐焉。(东汉昙果、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上)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译经事业进一步发展并成熟,译人水平的提高、译经程序的规范、译本之源的广至等因素都使得译经的质量较东汉大为提高。从文体形式来看,此期四言句式似已得到译经者的普遍认可,成为译经者在表义明确前提下对文体形式进行的一种共同追求。随意选取两例,以窥一斑:   (5)佛告纯陀及诸弟子:当端汝心,守护汝意,谛自思惟,知身非我身,所有财物,亦非我许。当谛计校所有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