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王维诗歌佛性情结
试论王维诗歌佛性情结
【摘 要】佛性是王维诗歌艺术的显著特点,他将佛教禅宗义法灵活运用到诗歌中,实践了佛性与诗歌的统一。对深爱佛理的王维的诗歌中,佛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含在真景真境的生活体验和真实感受。他独特的经历及佛性情结,伴随他的一生。他把佛引入诗,使得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表现艺术更加独特,丰富和完善了佛性在诗歌领域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
【关键词】王维;诗歌;佛性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文化像一股暖流一样流进文人的生活及创作中。从他们创作中反映出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以看出佛教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到了唐代,尤其是到王维时期,佛教已经发展到顶峰时期。以王维为代表的中国文人开始把佛文化引人中国文坛,使中国哲理文化更加浓厚,使诗歌具有新的品质即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和淡泊而深厚的意蕴,从而使诗歌境界也得到提升,也丰富了诗歌的审美情趣,对中国的诗歌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一、王维诗歌佛性情结来自于独特的经历
从古到今,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难念的经。无论是伟大也好,还是平凡也好,一个人的经历深深的影响着其成长。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王维,他一生的经历同一般的文人、诗人比较,他一生经历有他个人独特的特点:一是他出仕比较早,他15岁就离家进京,谋求进取;19岁就就成为中解元;21岁就进士弟,随后成为太乐丞。二是学佛较早,其母崔氏虔诚奉佛30年,受其母亲和家庭的影响,王维很小的时候就具奉佛思想,二十多岁就受教名僧,交接僧人;入仕后由于仕途受挫,年仅29岁的王维就正式入寺庙学佛,到他中年后他现实逐渐越来越不满,逐渐远离尘世,亲近森林,以山为屋以水为魂隐居生涯,但他的隐居也是很独特的,他也不是完全的“避官”自守,他也不是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过着半官半隐、悠闲自在的山林生活。即使在他退朝后,他也不会感到无所事事,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为乐,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遭贬较早,他21岁及第、做官,仅半年多时间就因伶人违制受连累而获罪遭贬(济州司仓参军),这对年轻又是刚起步的王维来讲,确实是巨大精神打击,使他较早感觉到官路的黑暗与漫长。四是他隐居较早,早在王维十六七岁的时候,他曾就与他祖六一起隐居过终南山(《哭祖六自虚》诗:“念昔同携手……南山俱隐逸……”),出贬济州后政治失意,心怀不满,又产生归隐山林的思想,并于26岁弃官隐居淇上(今河南北部),34岁时又隐居过嵩山,以待机出仕,而在37岁时因张九龄被罢相贬官,又生退隐之意,并从41岁开始亦官亦隐至终老。[1]
从这“四早”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的一生的政治态度和人生态度。首先,他不满这黑暗而又残酷的现实,不原意同官场上那些人心险恶的人和全权主义势力同流合污。这虽是正直文人的共同秉性,但王维对此觉悟较早他21岁初次做官,便受累遭贬,就感到官场的险恶,产生了怨愤,写于济州任上的《济上四贤咏》,就是借永前贤,针砭时弊,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的。《偶然作》其五通过对比,张九龄直言遭贬李林甫奸臣得逞以后,王维虽然没有与其彻底的决裂,但对奸臣揭露“开天盛世”纨绔贵仕贤才沦落的不公。专权的黑暗势力也愈来愈不满(如《冬日游览》亦直刺李林甫一伙),总体来说,在王维诗歌里,我们看不到屈原式的愤激、杜甫式的沉郁、李白式的豪愤,也看不到陶渊明式的“归去来”。他没有走抗争、决裂、斗争的道路,没有彻底的辞官归隐,居山林而不出,对官是不离不弃。当他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他发出这样的悲叹:“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他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那种既怀不满又不敢斗争、既很清高又很庸懦的士大夫典型。那些以山以水以田园为依托的诗境,在那里,他仿佛处在一个自由的天空里,可以任性的向天空敞开胸膛,诉说内心的真情实感,在那里,他仿佛获得了精神上的安慰,但事实上他一生都受着那半个官字(即半官半隐)的困扰,处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之中,只是他在诗歌中游刃有余、行云自如,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然。其次,王维的人生态度,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什么可以或不可以,也没有什么有或无之说,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君子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百姓为行动宗旨,那么他就能够成为真正的适者。王维虽然他的文学成就非常高,但他毕竟也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在他身上既有儒家的“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的品质,“又有道家的”亲近自然的淳朴。
二、王维诗歌佛性情结的主要表现
(一)融佛性于诗
王维受佛影响较早,对佛理有精深的研究,他曾撰写了《能禅师碑》[2]。他也很善于将禅趣融入到诗歌,例如,他在其诗《哭殷遥》和《秋夜独坐》中分别写到:“忆昔君在日,问我学无生”、“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这里的“学无生”就带有浓厚的禅趣。那什么是学无生呢?简单的说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切向流过滤原理.ppt VIP
- 孤独症康复教育人员上岗培训课程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3.我们周围的空气》精品课件.pptx
- 孤独症康复教育人员上岗培训课程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极值点偏移1-2---极值点偏移定理.doc VIP
- XFUSION超聚变 服务器 (V5及以下) iBMC Redfish 接口说明.pdf VIP
- 景德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库(2024版).docx VIP
- 海外工程重油发电机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中英文版).doc VIP
-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项训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100题(原卷版).pdf VIP
- 蓝凌数字化办公OA平台解决方案EKP使用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