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尚红意识对时尚电子产品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尚红意识对时尚电子产品影响

试析尚红意识对时尚电子产品影响   摘 要:“尚红”思想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造物法则中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无论是美轮美奂的陶瓷工艺还是巧夺天工的漆器艺术,我们总能在其中窥见“尚红”意识的踪迹。时至科技发达的今日,现代化的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时尚电子产品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那么,“尚红”的思想在时尚电子产品中是否也具有以往那种非凡的价值地位呢?本文从“尚红”思想的本质出发,并结合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尚红;电子产品;民俗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70-02    费尔巴哈曾说:“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氏族,并非依靠一般的自然,也非依靠一般的大地,而是依靠这一块土地、这一个国度;并非依靠一般的水,而是依靠这一处水、这一条河、这一口泉。埃及人离了埃及就不成为埃及人,印度人离了印度就不成为印度人。”于是,不同的水土造就了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也造就了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风俗。这在色彩上是有集中体现的,比如爱尔兰人偏好绿色,希腊人钟爱蓝色,沙特阿拉伯人则崇尚白色等等。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色彩文化方面也可谓是五彩缤纷,尤其是“尚红”的习俗由来已久,更值得我们在这里探究一番。    一、“尚红”意识的历史    所谓“尚红”,顾名思义,即是对红色的崇拜。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红色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色彩,早在10万年前我国的山顶洞人就已经学会“用赤铁矿粉为原料,把石珠、带孔的牙齿、边缘钻孔的鲩鱼眼上骨染成红色,置于尸体旁边作为陪葬品”“以求死者的血液畅通,生命在另一个世界延续……”,这便是最初的“尚红”行为。但它在这个阶段是含混不清、不成体系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看作是灵魂崇拜的一种附属的意识形态。“尚红”意识真正凸显出它的雏形应是在奴隶社会,《礼记?檀弓》有:“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牲用?”的记载,《论语?阳货》里也有“恶紫之夺朱也”的说法,这说明在这一时期人们对红色已初步有概念性的认识。秦汉时期,受“阴阳”、“五行”等学说的影响,红色逐渐确立起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汉高祖刘邦定天下时,打的就是红色的旗帜,《史记?淮阴侯传》有载:“拔赵帜,立汉赤帜”;进入唐朝,“尚红”的思想在服色上体现更为明显,白居易的《卢侍御四妓乞诗》有:“郁金香汗?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之句,万楚在《五日观妓诗》也说:“眉黛夺得萱草,红裙妒杀石榴花”;宋明时期,“虽则一般大典仍遵礼用色,但在日常生活中,缙绅、士大夫已不顾约束了”,自然,红色在这一时期也逐渐走下神坛,开始在民间普及,并逐渐对更多的传统造物与民间艺术发生作用。    二、“尚红”意识在传统器物中的体现    “器物,首先是一种物质产品,它是在物质生产领域中,通过一系列的生产制作工艺流程,将物质材料转变为物质形态的产品。”器物文化不仅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时代文化的载体。“尚红”意识作为我国吉祥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点,在我国传统的各种器物设计中都是有所体现的。比如陶瓷工艺中的釉里红,釉里红于元代创烧,属釉下彩,用铜红料在胎上绘饰之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由于对窑内气氛要求十分苛刻,釉里红的烧成几率并不可观,也正因如此,在传世或出土方面,元代的釉里红是十分罕见的。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碍釉里红的发展,反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其它诸如青花釉里红的新形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釉里红是人们对红色的一种刻意追求的产物,也正是一种尚红文化的体现。此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我国漆器中的雕漆工艺,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在漆器素胎上进行髹涂,然后在涂复了数十道甚至上百道的漆面上进行雕刻,根据髹涂的漆色,雕漆工艺可以分为剔红、剔绿、剔黑、剔黄及剔彩等,而这其中以剔红为最多,最为常见。元代是我国雕漆工艺的高峰,这一时期在浙江嘉兴出现了两位雕漆巨匠――张成与杨茂,其传世之作有张成造栀子纹剔红盘、鬼杖观瀑布剔红盒;杨茂造花卉纹剔红尊、观瀑布八方形剔红盘等,从他们这些鬼斧神工的佳作之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当时人们对于红色的喜爱。自然,这种“尚红”的意识并非只限于陶器或漆器,由于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传播,“尚红”的思想自它萌发的那一刻就逐渐向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行渗透,“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从本命年的腰带、佩玉的流苏到寿星的寿服寿桃;从添丁进口时门楣上挂的红布条到孩子满月时做的“满月圆”;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时至传统思维逐步淡化的今天,我们仍能惊奇地发现就连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时尚电子产品设计也受到了“尚红”意识的影响。    三、时尚电子产品中的“尚红”意识    所谓时尚电子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视听影音娱乐类,如DC、DV、MP3以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