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责任与刑事责任界限分析.docVIP

违约责任与刑事责任界限分析.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违约责任与刑事责任界限分析

违约责任与刑事责任界限分析   摘要:违约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功能、构成要件和责任形态方面均存在区别,违约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是有界限的,不容混淆。信用卡持卡人与银行之间是借款合同关系,持卡人透支信用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信用卡透支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过于严厉,缺乏公正性,不宜入罪。   关键词:信用卡;透支;违约责任;刑事责任   中图分类号:DF623;DF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53(2012)04??0083??06   Analysis of the Boundaries between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In Case of Overdraft Credit Card Fraud   HE Wei??wei   (Law Department of Fujian Police College,Fuzhou 350007,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reach of contract and criminal liability in the func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different morphology.There is a boundary between breach of contract and criminal behavior,which should not be confused.The bank and credit card user has loan contract relationship.Overdraft credit cardholders should bear the corresponding liability for breach,Criminal liability for credit card overdraft is too hard,and lack of impartiality,it should not be convicted.   Key words:credit card;overdraft;breach of contract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案例:日前,我院受理了3件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被依法批准逮捕。该3名犯罪嫌疑人均在无还款能力的情况下,先后向本市多家银行申领了多张信用卡,尔后持卡大肆透支消费、取现,经银行多次催收,仍拒不归还。其中,犯罪嫌疑人戴其衡于2003年至2007年间,先后在6家银行申领了7张信用卡,至案发尚有本金6万余元未归还;犯罪嫌疑人谢荣于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间,先后在6家银行申领了8张信用卡,至案发尚有本金5万余元未归还;犯罪嫌疑人陈慧毅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间,先后在6家银行申领了7张信用卡,至案发尚有本金4万余元未归还。①   这是上海市某检察院官方网站上的一则新闻,类似这样的案例或以新闻,或以其他方式出现,近年来屡见不鲜。上述案例是一个典型的信用卡透支案件,持卡人是以信用卡诈骗罪被提起公诉。2009年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生效实施,类似案件均以信用卡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解决一个案件的首要问题,是对案件进行定性。定性问题,就是正确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性质,才能在此基础上课以准确的法律责任。定性错误,案件得不到正确处理,对于违法行为人、受害人而言,都可能有失公平,从而有损法律的严肃性,更不能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本文认为,目前信用卡透支行为信用卡透支有多种类型。本文仅讨论持卡人以真实身份和信息向银行申领信用卡后,透支金额未及时还本付息这一类。在定性上出现偏差,其法律责任应认定为违约而非犯罪,透支人应承担违约责任而非刑事责任。本文拟从违约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区别入手,分析该类行为的定性问题。   一、违约责任与刑事责任的比较分析   (一)两种法律责任功能的比较分析   对于何为法律责任在理论上几乎无法形成通说。学者对法律责任的定义有很多,主要有义务说、后果说、处罚说、责任能力说及法律地位说等。但是,法律责任的功能则没有什么争议,那就是:惩罚、救济和预防。在实现不同功能的背后,是源于对不同行为课以相应法律责任的必要性。另一个不争的结论是,不论违约行为还是犯罪行为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与其实施的行为相当。不同的法律责任凸显出不同的功能:刑事责任主要是惩罚性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