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遇秋三首奏鸣曲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李遇秋三首奏鸣曲特点

谈李遇秋三首奏鸣曲特点   [摘要] 李遇秋先生是对中国手风琴音乐发展影响最大的作曲家之一,由于这位专业作曲家的介入,才使得手风琴的演奏开始走上了一条被国际所承认的专业化道路,因此他在中国当代手风琴乐坛上拥有着权威之席。本文主要是对其三首奏鸣曲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着重分析,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作背景;(2)音乐特点――其中包括标题音乐、民族曲调与西洋作曲技法的融会贯通及曲式特点;(3)演奏技巧的运用。   [关键词] 李遇秋;奏鸣曲;音乐特点;演奏技巧      一、李遇秋简介    李遇秋,原战友歌舞团副团长,艺术指导,国家一级作曲家。作为一位成熟的作曲家,他除了创作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外,还创作了一定数量的钢琴曲、室内乐等作品.还为其他作曲家的大量作品配置各种类型的器乐伴奏。上个世纪80年代初,陆续创作了手风琴独奏曲、重奏、组曲、幻想曲、协奏曲、奏鸣曲等各类题材的作品。   他的作品有:幻想曲《促织幻想曲》;组曲《惠山泥人印象》,全曲包含四首独奏曲,即《六子戏弥陀》《天女散花》《阿福》和《京剧脸谱》;手风琴二重奏《军旗飘扬进行曲》《马背上的年冬不拉》;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创作的一首大型协奏曲《手风琴协奏曲――献给母亲们》;此外,李遇秋还创作了大量的独奏曲,例如《广陵传奇》《桑榆之梦》等;还有就是李遇秋古稀之年的呕心力作,谱写于本世纪末的三首奏鸣曲。《第一奏鸣曲――长征》《第二奏鸣曲――扎西德勒》《第三奏鸣曲――天山云霞》。      二、三首奏鸣曲的简要分析      1 创作背景   《第一奏鸣曲――长征》创作于1996年lO月,正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60周年,创作《长征组歌》30周年。作者怀着对长征业绩和英雄们无比崇敬之情,再一次用音乐进行歌颂。该作品于1997年获全军器乐作品一等奖,并于1998年荣获音乐创作的最高奖――文华奖。   《第二奏鸣曲――扎西德勒》创作于1999年,扎西德勒是藏语“吉祥如意”的意思。这是一首西藏风格的奏鸣曲。   《第三奏鸣曲――天山云霞》创作于2000年,是一首具有新疆风格的多乐章奏鸣曲。该曲还在2002年北京举行的国际手风琴大赛中被指定为艺术家组指定演奏曲目。   2 音乐特点   (1)标题音乐。标题音乐是这三首奏鸣曲共有的一个特点,形象鲜明的标题能使作品的音乐语言更具有生动性、充实性和丰富性。相异于文学作品,作曲家不可能把每一个想要表达的情感细节都精细入微地刻画到音乐中去,而选择标题这种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方式,不仅清晰了昕者欣赏作品的思绪,更加深了音乐内容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在《第一奏鸣曲――长征》中,作者用四个标题乐章便把长征这一中国现代史上最具辉煌的一页以手风琴音乐的形式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第一乐章“英雄史诗”有朝气的快板,刻画了英雄的主题形象,表现红军英勇豪迈的革命气概和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第二乐章“草地风雨”,如泣如诉的行板。表现红军以无所晨惧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战胜艰苦的自然环境,阔步走向胜利的过程;第三乐章“喜迎红军”描绘长征途中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受到热烈欢迎的喜庆场景;第四乐章“铁流勇进”则展现了红军勇往直前,坚定信念,以锐不可挡之势奔向胜利的气魄。   《第二奏鸣曲――扎西德勒》第一乐章“山之歌”;第二乐章“水之歌”;第三乐章“大地之歌”。以自然界所特有的景物为标题,表现西藏的冰川、雪山和辽阔大地。   《第三奏呜曲――天山云霞》这首具有浓厚新疆气息的作品中.作者也分别运用了富有内涵的标题,第一乐章“山鹰和雪莲”。第二乐章“死城的诉说”,这一乐章中有其特定的背景:在新疆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或其他天灾人祸。出现过空无一人的“死城”,那曾经繁华过、欢乐过,甚至疯狂过的城市,如今却黄沙漫地,断垣残壁,一片凄惨景象。此乐章与第三乐章“绿洲小夜曲”形成鲜明对比,才达到戏剧性的效果。第四乐章为“节日”。   (2)民族性曲调的运用。旋律是音乐中表现形象最集中、最贴切的手段,也是一个民族音乐风格最鲜明的写照。作为独具特色的引用人们所熟知的民间音调作为主题旋律,不仅易于大家接受,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乐曲寓意的理解。   《第一奏鸣曲》第三乐章中运用了彝族音乐的音调,描写少数民族的人民用他们本民族特有的方式来迎接红军的喜庆场面。音乐曲调留给大家很深的印象,一听便知是少数民族音乐的曲调。第四乐章“铁流勇进”的引子部分,是一首崇高的歌颂性的井冈山民歌。熟知的旋律唤起了人们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回忆,深远悠长的乐思象征着红军甘愿为人类解放事业献身的伟大革命气节。   《第二奏鸣曲》采用西藏山南的素材。轻快活泼的节奏.豪放明朗的风格,一开始便把人们带入藏族同胞们载歌载舞、欢腾热烈的气氛中。而第二乐章“水之歌”则借鉴了流行于藏族地区的藏戏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