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演奏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演奏方法

谈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演奏方法   内容摘要: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音乐作品有其独特的性格,主要体现为强烈的民族性、深刻的悲剧性和热烈的抒情性。在演奏方法上,强调把握好作品的音乐形象,把握异质文化,体悟时代背景;在指法上力求触点轻微、连贯,一泻而就,注意音色和作品的个性化处理。这一系列风格把握和方法策略的有机组合,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演奏好柴科夫斯基的钢琴作品。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 钢琴作品 演奏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rter Ilitch Tchai-Kovsky,1840―1893年)是俄国伟大的作曲家,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的钢琴作品承接了民族艺术的精华,交响乐、声乐、舞曲和器乐曲等多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都在其钢琴作品中得到了综合性的展现,使得其作品和声色彩丰富、曲调优美动人、旋律线条饱满,艺术境界丰富而深刻。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将欧式华丽、优雅的风格与俄罗斯朴素的乡土色彩融为一体,充满了神奇的艺术力量。他的钢琴曲创作有着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其钢琴作品因而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强烈的民族性,深刻的悲剧性,热烈的抒情性。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有其生成的基础和条件。柴氏的钢琴曲风格深受当时俄国艺术氛围的影响,源于民族气质的熏陶,与他一生中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是有关联的。   根据钢琴作品演奏的规律,借助对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风格的把握,是可以较好地演奏柴氏的钢琴曲作品的。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的演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作品,把握其音乐形象   只有理解作品的意境,把握其音乐形象,才能采取正确的演奏方法,准确地演奏好柴科夫斯基的钢琴作品。由于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内容丰富,风格跨度大,必须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不同的作品应用不同的演奏策略,才能演奏好。例如作品《杜姆卡》,必须从全局把握其意象。作品一开始就充满了一种灰色的基调,缓慢进行的旋律中透出一种沉重,像是在沉思,又好像是在描述。一副描绘俄罗斯晚冬的油画跃然眼前:烟灰色的天空下,大地没有一点复苏的迹象,枯木凋萎、溪流成冰,所有的一切像凝固了一样没有生气,只有烟囱飘出的白烟在冷风中颤栗……百感交集的内心活动与寒冷的晨风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人心情忧郁至极。可是现实社会的残酷,反过来增添了人的坚强,主人公坚信胜利的曙光即将照亮整个俄国大地,于是,音乐整体上又体现了希望之光。仔细分析《杜姆卡》的意境和音乐形象,有助于理解作曲家的思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这样就易于准确地演奏。   在《杜姆卡》中,第一部分“如歌的行板”(Andantino cantabile),由主和弦以缓慢的二分音符开始勾画出沉重、舒缓的旋律,蕴含着凄凉的哀伤之情。旋律平稳细腻,和声色彩浓重和谐。从第7小节开始,音型转化成八分音符形成渐强,曲调充满俄罗斯民歌的风格,展现俄罗斯晚冬的凄凉景色。第16小节至第32小节音域逐渐加宽、力度加大、节奏加密,使深沉忧郁的歌唱逐渐动力化,一层层递进,仿佛是从沉思的状态中回到现实。而后第40小节力度变成p,第41小节力度为pp,虽然力度较弱,但音符处于高音区更让人体会出欲罢不能的无限凄凉之感。所有这些,都得在把握作品意境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体悟曲调所潜藏的意蕴。      二、把握异质文化,体悟时代背景   我们演奏柴科夫斯基钢琴曲作品,是跨民族的音乐活动,需要把握异质文化,体会柴科夫斯基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者的思想特质,从细微差别中体悟作品的意境,这样才能准确表达其形象和意义。如《杜姆卡》的悲剧性风格的表现,需要演奏者对全曲进行风格联想,将音色在意念中进行归类,又要和文学、绘画及民族性联系起来,才能把握文化差异,全面、正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深刻体现其意蕴。      三、触点轻微、连贯,一泻而就   在柴科夫斯基的钢琴音乐世界里,尖细、轻飘、单薄的声音,像一股清冷的溪水,挟带走了他周围的温情。他的作品,给人这样的意象:悲哀、忧愁、疲倦不堪。他的苦难,只能以若断若续的语气道出。他细心地从胸腔中捧出游丝般的、富有弹性的弦乐。他执著地挑起其中最粗壮的一根,像一个顽童,用双手,用他毕生的力量,把它继续拉长拉细。他的动作活泼、优雅,他用他的苦难作为创作材料为大家表演人生的欢愉。游丝终于不堪重力,无声地断了。苦难断裂了,他生命的依凭没有了,他深邃的双眼再也藏不住无边的阴暗,他的白胡须肆意地飘舞着辛酸……表现这样的意象,演奏者演奏的时候,是需要全神贯注的,同时尽量放轻手腕,手指施加给键盘的力度稍微轻一些,动作、音响连贯一些,力求一泻而就、一气呵成,形成情感瀑布,体现出柴科夫斯基作品的抒情性。   如在演奏柴科夫斯基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