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镁与二氧化碳反应趣味实验设计
镁与二氧化碳反应趣味实验设计
摘要:借鉴并整合了互联网上“大象牙膏”与“镁在干冰中燃烧”两个实验视频的内容,设计了镁在二氧化碳泡沫中燃烧的实验。借用洗洁精的助力以及盐类的水解反应,获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泡沫参与镁条的燃烧反应。实践表明,新的实验设计提升了该实验的趣味性、观赏性、可操作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镁条;二氧化碳;趣味实验;实验设计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7?C0051?C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上许多创新有趣的实验视频,其中有些化学实验所需原料简单、实验环境不拘、视觉效果震撼,看了以后让人跃跃欲试,比如“大象的牙膏实验”[1]。又有些实验大胆新奇,操作要求干练迅速,看了以后想试却又担心安全,比如“镁在干冰中的燃烧实验”[2]。如果在自己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借鉴这些视频中的实验设计,根据实验原理,选择试剂,通过将这些资源综合利用,取长补短,分析各中原因,再加上临场应变也许会帮助自己解决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并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2014年10月,我们观摩了在上海大境中学举办的上海-台湾化学实验及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深受台湾与上海几位优秀教师的发言鼓舞。怀着探索实验的心情,带着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走进实验室动手做了几个实验,使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趣味实验获得了成功。
1.1 灵感的来源――“大象的牙膏实验”
在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适量的洗洁精,并混入一定量黄颜色的色素,然后将碘化钾溶液迅速倒入盛着过氧化氢溶液的细口瓶中,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了:大量黄色的泡沫从瓶口涌出,源源不断就像挤不完的牙膏,因为量多体积大,感觉像是给大象使用的一样。化学原理很简单,过氧化氢也即双氧水,为氢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碘化钾是催化剂[3],催化双氧水的分解,分解生成的大量氧气在逸出的过程中遇到洗洁精等发泡剂就会使泡沫喷涌而出。黄色的色素可有可无,只是为了使实验拥有更好的视觉效果。笔者带学生做趣味实验,往往会对实验有所延伸,实验的延伸之一就是通过改变色素的颜色,使大象的牙膏实验更加丰富有趣。实验的延伸之二就是联系初中实验,过氧化氢中加入催化剂后生成了水和氧气,而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这些充满氧气的泡沫中,复燃现象非常明显。
1.2 瓶颈的限制――“镁在干冰中的燃烧”
“镁在干冰中的燃烧”实验同样令人诧异与震撼,但在网上的火爆程度远不及“大象的牙膏实验”,相关类似的模仿视频也少了很多。笔者也不曾尝试该实验,分析可能原因:干冰作为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在家庭或一般的中学实验室不太会有,需要购买干冰。干冰易升华,需低温储存。如果保存在狭小密闭的空间内,有可能瞬间喷发,其爆炸威力不可小觑。在取用的时候最好使用隔温手套,尚需谨慎,以免冻伤[4]。总之干冰的准备与储存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成为限制这个神奇实验进一步推广的瓶颈。
1.3 学生的疑惑――二氧化碳可以灭火,镁条着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吗
告诉学生答案并叮嘱学生记住答案往往是很苍白无力的,最好进入实验室,通过实验让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以巩固金属镁的化学性质。如果用碳酸钙和盐酸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则要事先准备好相应的气体发生装置,实验的过程时间将被拉长,操作比较复杂。既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大象的牙膏里可以复燃,为何不试着将燃着的镁条伸进大象的牙膏呢,要做的只是将泡沫里的氧气换成二氧化碳而已。通过添加不同色素的方法虽然能获得较好的实验视觉效果,但往往会掩盖一些反应的事实真相,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所以就联想到利用有颜色的试剂来增强实验的可观性。对有颜色的溶液、快速获得二氧化碳气体、丰富的泡沫、灭火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完成了“镁在二氧化碳泡沫中燃烧”的实验。
2 实验的原理
2.1 泡沫的制备
水解呈酸性的金属硫酸盐或金属盐酸盐和水解呈碱性的碳酸氢盐相遇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在发泡剂洗洁精的助力下将产生大量夹杂着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二氧化碳泡沫喷涌而出,因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颜色不同而形成各种颜色的泡沫。这些泡沫充满容器,并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不塌陷。泡沫实际上起到了暂时固定、储存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
3 实验的步骤
(1)配制饱和的Al2(SO4)3溶液、CuSO4溶液、FeCl3溶液以及饱和的NaHCO3溶液。
(2)取一个100mL的烧杯或锥形瓶,加入少量洗洁精做发泡剂。
(3)取5mL饱和NaHCO3溶液倒入上述烧杯中,然后慢慢倒入饱和Al2(SO4)3溶液,让水解反应产生的泡沫渐渐充满反应容器[查阅数据: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6g,估算出如果5mL饱和NaHCO3溶液完全反应,将产生130mL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压作业实操科目三安全隐患图片题库(10页).pdf VIP
- 2024年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出院患者随访话术培训.pptx VIP
- 2024年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地理空白图(政区、分省轮廓、地形铁路空白图.doc VIP
- 2025至2030中国智慧停车系统行业城市级平台建设及运营维护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单基因遗传病.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