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形影神现代性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渊明形影神现代性解读

陶渊明形影神现代性解读   内容摘要:《形影神》一诗对生死、名誉、灵魂等问题做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在形、影、神三者的辩论中最终走向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境界。前人多从宗教和哲学的角度阐释此诗,本文试图将形、影、神比况为肉体、身体、灵魂这一组具有现代性色彩的词语,换一种视角让文本与当下对话。从惜生与怕死、肉身的焦虑、灵魂的药方三个方面具体论述。   关键词:陶渊明 《形影神》 身体 肉体 灵魂      面对1600多年前的陶渊明,“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率真、敦厚善良,他对人生所做的哲学思考”①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人筑起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德国诗人诺瓦利斯说“哲思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陶渊明常常在对生命的追问中带着我们去寻找家园。面对这位十几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乞食一首》)②的乞讨者,每每“叩门拙言辞”③窘迫而尴尬,再到“虽有无男儿,总不好纸笔”④(《责子一首》)的恨铁不成钢,最终高呼“天运苟日此,且进杯中物”⑤地洒脱。渊明一切顺乎自然,有所求而不强求,求而得之固然好,不得也无不可。面对这样一位诗人,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从鲁迅笔下祥林嫂“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发问到潘岳《悼亡诗?其三》“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的困惑到孔子“不知生,焉知死”的作答再到西方科学天平秤上的21克。生、死一直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哲学中永恒的难题,犹如斯芬克斯之谜等待着俄狄浦斯的出现,探寻生死之谜是一次冒险的尝试,因为失败就会“被吃”。很多人胆怯绕行,拒绝追问,沉湎于物质的享乐和力比多的无限膨胀,肉体(形)沉重而灵魂轻飘(神),中西方在肉体与灵魂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中缺少了中介――承重精神和欲望的肉体“影”,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使得现代人犹如没有思想的稻草远离真切和实在,而在此岸苦苦挣扎。   东晋是中国典型的乱世,战争使很多人丧生,伴随着战争而来的饥馑、瘟疫又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曹操在《蒿里行》中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政治动荡、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消沉。如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嵇康坚守志向不愿出仕,离家躲避到河东。阮籍嗜烈酒而终日烂醉。这一切都逼迫诗人直面生死并展开思考,重新掂量肉体、身体、灵魂。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开头便说:“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⑥可见,渊明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上天,一切听从天命。另一方面,渊明抛弃了依靠身份之“穷达”或假以外物以求长寿。然而渊明此番大悟并非起初就有,而是在生与死、穷与达、贫与富、仕与隐、灵与肉苦苦的挣扎中顿悟并走向澄明之境。在肉体、身体、灵魂的拷问和碰撞中走向“纵浪大化”。《行影神》这一组诗在“行”、“影”、“神”之间平等的对话中解读生命的奥秘。肉体之“形”在“我无腾化术,必而不复疑”面前选择了酒,在“得酒莫苟辞”中走向了缄默;身体之“影”在“身没名亦尽,念之无情热”客观事实面前无可奈何走向了“酒云能消忧”的自我麻痹,肉体之形与身体之影拒绝向生命的极限处攀登而走向了消沉,背离“道”而面向“酒”。   一.惜生与怕死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无论来自于豪门还是降生于布衣之家,无论天资愚钝还是聪慧,追求生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是每个人的心愿,正如并序中“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肉体之形以求长寿,身体之影以待留名。求长寿便要炼丹吃药而清心寡欲,或苦苦留名以求此身不朽。“惜生”是过分的看重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饱览山河大川,食尽天下美食,高寿而终。这一切都是人们面对生命短暂的正常反应。《形赠影》中说“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影答行》也有言“黯而俱时灭”,《神示》道“老少同一死”。这些“惜生”之言都源于死亡恐惧。如何在有限中消费生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故而在现实行动中直接转化为肉体的享受,一方面有人炼丹服药或者在大吃大喝中寻求快感。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道:“居丧之际,饮酒食肉,由阔人名流倡之,万民皆从之”⑦。另一方面,不断地在自己的头顶上加光环,以求名扬千古,有人为此甚至铤而走险滑向了学术抄袭,郭象剽窃《南华传》三十篇据为己有以显示学问多。甚至有人无论白昼还是黑夜都在消费生命,如“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抓住一切时间挥霍生命。   然而,肉体之形与身体之影所把握的,都在感觉之中,都不过是一种超验性的情绪把握。酒肉只是一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