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盐诺邓火腿背后的“无名英雄”.docVIP

诺邓盐诺邓火腿背后的“无名英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诺邓盐诺邓火腿背后的“无名英雄”   诺邓火腿,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播出而闻名海内外。如今诺邓火腿不再只是当地人的日常菜肴,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寻找这份藏在大山深处的美味。殊不知,正是诺邓村民从当地盐井煮的盐成就了诺邓火腿的美味,将诺邓盐誉为火腿背后的“无名英雄”,实至名归。   道法自然   诺邓,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石门以北8公里处,下辖18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诺邓一般指其中的河西村、河东村两个自然村,约270多户1200多人,村中以黄、杨姓人居多,均为白族。   诺邓村背靠满崇山,支脉环绕村周,源于山腹的清泉汇集成小河,流程3公里多注入?a江,江水左弯右拐成“S”形,绕过阴阳两鱼交颈而眠的庄坪山和鹅脖子岭岗,呈天然的“太极图”。   诺邓民居建筑因山势而建,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四合院”等院落样式,且重视门窗、门扉、梁、柱、檐等细部装饰雕刻。每一座院落静静地坐落在那里,讲述着主人一段或辉煌,或落寞的故事。村中亦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等明清时期的众多庙宇建筑和古盐井、盐局、五井盐科提举司衙门旧址以及街巷、驿路(盐马古道)等古代建筑,浓墨彩绘,独具匠心。   时随境迁   “百味盐为先”,如果没有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云南自古以出产井盐而著称。云南井盐的史料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而关于云龙盐井的记载则于唐代,唐?樊绰《云南志》中有“剑川有细诺邓井”记载,即指诺邓村的盐井。被称为“云龙五井”的诺邓井、山井、师井、大井和顺荡井错落分布于澜沧江支流?a江两岸,后增开石门井、雒马井和天耳井,故亦称为“云龙八井”,是滇西乃至缅甸北部一带地区的主要食盐供应地,名遐滇西。   在历史上,尤以分布于诺邓村的诺邓井最为重要,源于它是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83年)于云龙设“五井盐课提举司”的驻地。“万驮盐巴千石米,百货流通十土奇。行商坐贾交流密,?铃时鸣驿道里”,是对“茶马古道”上诺邓繁荣景象的描绘。清光绪《云龙州志》记载,当时“云龙八井”共有灶户445户,月产盐127900多斤,行销保山、腾冲等六州县,月上课银1808两3钱2分。一方经济养一方人。历经明、清、民国朝代变迁,盐业的生产,带动了诺邓村商业、运输业和教育业的发展,诺邓村尊师重教人才辈出,堪称文墨之邦、礼乐之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诺邓盐厂又经历了国营、队办、停产的过程。   如今在民间,“云龙八井”中只剩诺邓井、顺荡井、师井等所在地的部分村民仍在制作井盐。   盐艺流传   井盐制作,即凿井汲卤,经过煮、捞等流程,最后出盐的技艺。在诺邓村民看来,井盐制作技艺较为简单,跟随父辈或老艺人学习即可掌握,只是受到盐井与制盐场所之间地理位置的成本制约。因此,诺邓村中平时约有五六家制作井盐;立冬到来年立春期间,根据村中腌制火腿之需,熬制井盐家庭少达十余户,多达三、四十家。   在诺邓村,制作井盐的灶形状为长条形,灶上放置两口大锅,靠近烧火洞口的为煮卤水的锅,温度最高,可让锅内的水沸腾;中间放置的第二口锅,主要用来盛放温卤水,凭借灶内余温将卤水加热至40、50度,可将锅内温的卤水直接舀入第一口锅。再往里一般放置一块钢板,利用灶火余温,对制作出的桶盐进行烘烤;离烧火洞口最远的是烟囱,烟囱上可敷一层稀泥,有保温且能防止烟囱漏烟的功能。   井盐制作有取水、烧锅、去沫澄硝、散水、合锅、捞盐、脱锅、捏盐等步骤。   取水,即将诺邓盐井中卤水取至家中。历史上,由于盐井底深6.2丈,经过长期实践,发明了巧妙的井硐构建和汲卤方法。据原国营盐厂职工杨义民回忆,“诺邓井它不是直井,6架梯子下去以后还要进去20、30米才到出水处,盐水(卤水)出来的这段路程要修起用排水道将淡水排出去,在6层梯子要用竹?o12个人拉上来”。同时,农历六月十三在龙王庙举行龙王会,其中一个重要活动即在村后北山的龙潭处进行“接水魂”仪式。如今,利用水泵技术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制盐的人家往盐井中放根管子即可取得卤水。取得卤水后,置于大缸中放置1-2天,便于一些可见杂质沉底。   烧锅。锅内均匀擦抹香油,灶内生大火将锅烧热,使油在锅内充分吸收,目的是减少熬盐时起锅巴。烧到锅内冒起浓烟,便舀水入锅。   去沫澄硝。约20分钟左右大锅内的卤水沸腾后,改用温火保持卤水翻滚。因卤水中含有杂质形成水沫漂浮水面,用水瓢将沫子打出,约十分钟打一次水沫直至食盐出现在锅里。同时,放一铁瓢于锅底,随着锅内卤水的沸腾,便有盐硝不断澄底落于铁瓢之内。水沫和盐硝,均为井盐内的杂质,锅内卤水沸腾时间越长,所出之盐越细,因此这个工序是制盐的关键。   散水。锅内水沸腾后,不断变成蒸汽,水量减少,因此从盛放温卤水的锅里不断加卤水到大锅内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