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请享受孩子对你的信任
顾老师是一个善于反思的班主任,她通过几件事情,明白了老师应该学会把孩子的“告状”放在心上。小小的告状,其实蕴含着孩子内心的需求。陶行知先生曾说:“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孩子的感情是绝对不可以轻视的,伤害到孩子的结果只会使自己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要倾听,而不是苛责与批评。”
陶行知先生的话多么中肯!孩子找老师告状,想得到肯定或帮助,你却听也不听,只要求他别添乱。他该有怎样的委屈失望?
孩子告状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求助。比如案例中的雯雯,被顽皮的小成拿走了笔,她自己问小成要,小成不给。不但不给,竟然把墨甩到了桌子上……小成坏吗?他不坏,他只是淘气。但这貌似小事一桩的举动,却让雯雯无助又无奈。老师这时候不必上纲上线去批评小成,那会让自己失去优雅;也无需分出个你是我非,这容易让小成这样的学生觉得小题大做,起逆反心。这时老师只要抬头对小成喊一声:“你快把钢笔还给雯雯,我们不可以把文具当成玩具的。”这轻描淡写的随口一句话,其实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就能解决问题。
这样的纠纷细想起来,不算行为习惯问题,而是由性别原因导致。
成年人在一起交流子女教育问题的时候,也曾谈到生女儿和生儿子的不同。妈妈下班后,女儿可能会马上跑上来亲妈妈一口,说:“妈妈我爱你。”男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却不是如此,他可能会藏在门后一声大喝:“缴枪不杀!”在把妈妈吓得面目失色、魂飞魄散时,他却大咧咧递上来一根棍子:“妈妈你演坏人,咱们玩打仗吧!”女儿看见妈妈起床,可能乖巧地帮忙拿衣服;我的儿子却常把拖鞋藏到沙发最深处,然后看着我光脚丫满地找鞋子,乐不可支……这时,你能说男孩子就一定很坏吗?我们有必要对他们上纲上线吗?很多老师没有看清楚这些,只看到在我们费尽心思要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孩子们可能就已经言归于好,便觉得没必要听女孩子的告状,这却又是忽视了女孩子的感觉,大错特错了。
二、得到肯定。比如案例中提到的“顾老师,姚力刚才打了我一下”,或者“王林说我抄别人的作业,我根本就没有,可他偏不信”,“刘炀发作业本的时候随便乱扔,把我的本子扔坏了”等,这种告状其实只是孩子想得到老师一个肯定的回答。因为父母和老师平时告诉孩子“不能打人”、“不要毫无根据冤枉他人”或者“好好发作业本”等,在现实里他们遇到有人犯了这样的毛病,就会很困惑,心想:“这样做是正确的吗?”于是去问老师。老师只要很认真地回答:“他们这样是不正确的,以后咱在班会上再统一强调”足矣!告状的孩子的观点得到认可,他们所受的教导得到求证,就会很高兴地回去。相反,倘若老师听都不听,甚至告诉孩子不要动不动告状,这告状的孩子接下来可能也会打人、冤枉他人或者乱扔作业本。
三、撒娇。有时候学生在打闹中,会有人(我们姑且说她叫小红)喊:“老师,您看青青欺负我。”倘若老师说:“以后别有事没事找我告状。”学生会觉得自己讨了个没趣,从此不再喜欢这个老师;倘若老师说:“青青,不要欺负我们小红。”同学们便会在和谐的气氛中会心一笑,师生感情也在无意间加深。这种事又何须费心处理呢?我教的是高中段的学生,经常会这样玩着笑着应对告状事件,并藉此加深师生感情。
其实,类似告状不仅仅在学生中存在,成年人中也很常见。
故事发生在十年前。
当时,家父过世多年,我兄妹五人全部成家生子。春节期间,这个有十六口人的大家族聚在一起,俨然就是一个小班级,六十多岁的母亲堪称班主任。
有一天下午,年近不惑的二嫂阴着脸从娘家回来,坐在正包饺子的母亲身边一言不发。母亲问:“怎么了?脸色这么不好。”
二嫂怒冲冲说:“李凌(二哥的名字)在我娘家,一点也不给我面子……”
母亲忙直起腰,把手里的面粉放一边(认真倾听),说:“他在你娘家都不给你面子啊!这也太让人生气了。”――注意,重复是最简单的共情,当学生向你诉说委屈的时候,你只要很认真地倾听并重复他(她)的话,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二嫂:“他动不动就说我不懂,说我什么也不知道。好像他很聪明、很厉害似的。”
母亲继续重复安慰说:“如果你有事情不懂,他应该负责让你懂嘛!怎么能在娘家都不给媳妇面子呢?今天你受委屈了,快去洗洗脸,喝点热水。我今天晚上就吵他……”二嫂脸色慢慢恢复正常,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