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安全用药技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姜安全用药技术 LOGO 目 录 大姜用药现状 1 播种期安全用药 2 生长期安全用药 3 储存期安全用药 4 一、大姜用药现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个国家种植大姜,其中,中国大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另据统计,如果不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每年全世界有42%农作物毁于害虫之口。 目前我国千家万户、小规模、多模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农技人员对科学合理用药知识贫乏的现状,急需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广大农村施药者掌握杀虫剂合理使用和有效防控害虫的技能,如何安全用药至关重要。 一、大姜用药现状 农药使用者和销售者对杀虫剂、杀菌剂认识有限,盲目用药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害虫抗药性快速上升,防治效果下降,形成药剂防治——抗性产生,防治效果下降——加大剂量和用药次数,抗性进一步上升——防治失败,淘汰药剂——再引入新药剂的恶性循环。 盲目用药 产生抗性 增加用量 防效降低 使用新药 一、大姜用药现状 大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目前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订单农业不多。 个别农资不遵法守纪,经销户违规销售禁用、限用农药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种植户存在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现象,食品安全意识较差。 由于土地不集中,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不利于市场监管。 二、播种期安全用药 播种期常见的害虫有线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其中蝼蛄、蛴螬、金针虫幼虫能咬断幼苗的根、茎,造成枯死苗;或啃食块根、块茎,使大姜生长衰弱,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播种期安全用药 如何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 防治方法:一、播种期可以用10%噻唑磷1.2-2kg/亩、5%辛硫磷颗粒剂4-5kg/亩或1%阿维菌素颗粒剂4-5kg/亩,混土随沟均匀扬撒,避免与姜种接触造成药害,影响出苗。 二、出苗前用50%辛硫磷乳油l000倍液灌沟,既能保证土壤墒情,又可杀死沟内的地下害虫。 二、播种期安全用药 如何防治线虫? 危害特征:线虫体长很小,肉眼看不到。姜块被线虫危害后表皮粗糙,易被细菌感染溃疡腐烂,使姜块失去商品价值,这也就是俗称的“赖皮病”。 危害部位:侧根、支根及主根和侧根的交汇处最易受害,有的被害部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或根结。 防治方法:播种期用1.8%的阿维菌素800倍药液处理姜种,可杀灭携带的线虫。播种时推荐用10%噻唑磷颗粒剂每亩1.5-2千克或1%阿维菌素颗粒剂每亩4-5千克,可以在播种期混土沟施,也可以在生长中后期培土时使用。 三、生长期安全用药 一般生姜从催芽播种到收获需200天以上,生长期比一般蔬菜生长期要长。近几年,随着大姜连作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田间管理粗放,大姜病虫害也呈加重趋势。 大姜生长期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茎基腐病、斑点病、软腐病等; 大姜生长期害虫较少,危害较重的有姜螟虫、蓟马等。 三、生长期安全用药 炭疽病特征: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时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后扩展成椭圆形或梭形褐斑,斑面有时显云纹,潮湿时有小褐点产生,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连合成大斑块,叶片变褐干枯。 防治方法:要求在生长期叶面喷施40%多菌灵80g/亩,或25%嘧菌酯35g/亩。每隔7天1次。 三、生长期安全用药 茎基腐病特征:又称烂脖子病,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演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严重时开始死株,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3.8%氢氧化铜300-5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300-500倍喷淋或灌根,也可以用3%中生霉素可湿性粉剂喷淋或灌根,每株灌药液400毫升。 三、生长期安全用药 斑点病特征:主要危害叶片,叶斑黄白色,梭形或长圆形,细小,长2-5厘米,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密布星星点点。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以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遍,连喷2-3次。 三、生长期安全用药 软腐病特征:也叫“姜瘟病”,发病初叶片卷缩,下垂而无光泽,由下而上变黄、叶缘卷缩,基部初呈暗紫色后变水浸状黄褐色,继而根茎变软腐烂,有白色发臭的粘液。最后地上部凋萎枯死,并易从茎秆基部折断倒伏。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以用77%多宁6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灌根,每棵灌200—500毫升,7—10天一次,连灌3—4次。 三、生长期安全用药 姜螟危害特征:又叫钻心虫,在生姜长到20厘米左右时,第一代钻心虫开始危害,初孵幼虫先为害嫩叶,至3龄开始蛀茎,多在2-3节处蛀入,常造成心叶萎蔫或全株枯死。第二代钻心虫蛀茎多从中、上部蛀入,尤以中部虫量为多。 防治方法:在螟虫未进入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